以市區來說,西子彎不遠、以郊外來說小港、橋頭、鳳山都不算遠
其實各有需求...但依然還算合理
不然別開放,其實都沒任何困擾,當然大家也都不用去考慮貴不貴或遠不遠
活動的舉辦。本來就有人支持還有反對
但是不能只用自己角度還有理由而已,因為還有其他人也在一起生活著不是嗎?
回頭來說平日,不避開這些時段,換作是上班族,會不會也不開心。
希望高捷能夠將單車票價收高點,來以價制量讓單車族少搭車,讓他們能夠舒適點搭車上班,不是嗎?
而高捷立場,當然是商業立場,不可能提高成本加掛單車用車廂,或者指定時段只放單車族的車廂
如果可以,客群增加當然是最好,卻又不提高成本之下,不知道誰還有更好建議,其實高捷應該會很樂意接受吧
如果怕麻煩,如果會引起那麼多爭議,最後就是乾脆都取消,這樣一切源頭都消失了,不是嗎?
因為初期有單車的車友。也一定不容易更改習慣帶單車去撘車
但在台北卻很多人流口水,因為他們市區太多車子,根本不想在市區騎車到郊外...
這對我們來講有點難體會....
偏偏就是有衛道人士喜歡對大家傳道授業解惑,卻忘了網路世界"認真就輸了"。可以當老師的總放不下身段當學生
既然要收費了就不要限定時段,應該是要規範乘客每一列車廂可以搭載腳踏車的車輛,做好事前的規劃讓民眾遵守
好過你用加收錢和限定時段的方式
以我在NY,LA搭過捷運(地鐵)的經驗,帶腳踏車上捷運車廂的乘客,都會看到他們只會在第一節或最後一節車廂帶腳踏車上下車,中間車廂沒有人會去,因為會自動禮讓一般的乘客,也不會影響其他旅客的動線,而且帶腳踏車上捷運還是免費的
我也知道高捷是BOT,要考慮營收,車站和車輛的維護支出並沒有得到公部門的支援
所以要營虧自負,北捷有北捷的營運方式,高捷有高捷的營運方式,現階段的重點是提升載客量
連3節車廂的載客量都無法提升了,還遑論加掛單車專用車廂(當然這是最好的方式)
就算要加掛車廂,光是等高雄火車站共構要等到民國102年(還不知道是否如期完工),公部門的行政和工程效率可見一般,所以高雄火車站的月台長度只能停3節車廂,而不是其他車站可以停6節車廂的月台長度,這是先天不良造成後天失調,如果要辦單車專用車廂,橘線通車是最有可能實施的路線,我們還是期待吧
Welcome to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ryankrt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