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贊同 大楊兄 與 風雲兄 的看法
每個人都有騎車上路的原因與喜好
就像我開始接觸單車是因為健康
我在29歲那年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差點就掛了
出了醫院,本來選擇用快走的方式來復健我的心血管
那年汐止的體育場都還沒完工,要挑地方快走真不容易
而且走過幾次同樣的路就膩了

後來買了一台捷安特的雙臂震車陪我四處趴趴走
當時最遠只能騎到友蚋的石公潭或是汐萬路上的茶莊
後來這車與我無緣,被借走了.....
加上我又是個不聽話的病人,就漸漸遺忘騎車這回事
07年初,因為身體又變的很糟糕,常常會不舒服
所以我又走回騎車來幫助身體健康這條路
加上不想讓車子再被借走,所以我買了小徑車
當時我還不知道有單車道這種這麼好的路可以走
只有在晚上沿著汐止的市區道路四處逛
後來無意的得知有單車道可以騎車,超興奮的
第一次騎上單車道,我還記得那份感動
原來就在台北市也有這麼漂亮的地方
不用與汽車機車爭道,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漸漸的我就迷戀在單車道上面
當騎乘的時間越來越久,遇上的問題就越多
我還記得第一回騎車上班就碰上爆胎
在南港火車站附近爆胎,牽到小胖的店去換內胎
雖然我的車上有補胎工具跟打氣筒,可是我不會拆後輪

從當時到在現在我已經可以把前後輪都拆掉
並且可以將飛輪鏈條都保養的乾乾淨淨
我覺得很自滿,因為我有進步

一直迷戀在單車道上的我
也曾經有過幾次長途騎乘的經驗
就是一直對汐萬、汐平、汐碇這幾條山道感到恐懼,不敢挑戰,不願意挑戰
第一回自己走汐平到福隆吃便當,很感動....
因為我成功的挑戰自己的勇氣
接著因緣巧合參予了汐萬路的團騎
本來只能騎到茶莊大茶壺的我,也上了山頂了
雖然很慢,雖然下來牽車,雖然下山還得由dennis幫忙
但是我也因為有大夥的鼓勵而完成了
我真的覺得非常開心

這回我又挑戰了自己對下坡的恐懼,順利的完成了上回摔車的路段
從福隆繞濱海回汐止,也都是因為有大夥的鼓勵與支持
因為這種種讓我喜愛上與大家一起騎車的快樂
過去都是自己一個人騎乘,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很慢怕拖累別人
也有可能是因為怕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好,拖累別人
不過最近跟著大夥一起騎車才知道騎車的夥伴都是好人
都願意停下腳步來關心比較慢的朋友或狀況差的朋友
互相鼓勵與激勵是成長的動力
選擇自己所走的道路,並勇敢向前走...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熱情還能維持多久
不過...因為得到很多人的幫忙,而獲得的
我願意同樣的幫助其他人獲得
這是我的自言自語.........
內文刪光.....簡言之....請包容論壇內不同聲音~爭取言論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