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ro42 wrote:請問有坡度跟高度嗎?...(恕刪) 有心跳跟迴轉速功能比較重要顯示高度表不見得是好事改天氣壓不穩顯示個25%....嚇都嚇死了所以a-loo騎陡坡的心態永遠是....看起來應該只有5~8%吧!!!再怎麼陡也沒永豐路陡(心理建設先起來,加上卡鞋黏的緊!自然不會落馬)上週的一日雙北,事前有換了倫組及飛輪今天想要分享一下關於曲柄長度/齒比/迴轉速/心跳值的心得平常在練騎山中湖的時候,總是全程重踩(迴轉速50)/高心跳值170~190(95%~110%)晚上騎承天寺最後一趟就以比較舒服的回轉速55~70/心跳值140~160(60%~80%)因此抓出對於長距離的緩長坡比較不累的騎法就是保持回轉速55~75/心跳值140~160(60%~80%)雙北之行換上了更輕更硬的倫組還有比原本綿密的12/26t飛輪果然再大溪與巴陵之間的緩長坡,以比過去更快而且不累的速度前進165短曲柄標準盤有利於踩圓周不用繞的太大圈偶遇到一些陡坡,還能順暢的站立抽車這個路段的齒比前大盤落在39t,後飛輪也是當的落在3~6速的中間擋位這幾個擋位都是1~2齒的落差,除了不會有過輕過重的問題之外,鏈條摩擦也小巴陵過後一直是a-loo心裏有障礙的路段(曾在這路段狼狽的休息好幾回...)可能在前段路段保留了相當體力!雖然是吃力了點!不過還是比過去快了2~3km的時速此時心跳值偶而拉到90%,迴轉速也降到50~55(稍微重踩)中間大漢檢查站休息捕水,接著就直上明池接下來的北宜坡道,本來也是應該以不累方式完成可惜最後夜騎的恐怖路燈....嚇的a-loo整個爆掉的亂了節奏最近團裡慢慢有人改換標準盤有些人是如虎添翼,有些人則適應不良a-loo覺得....標準盤也好,CT盤也好重要的是齒比的搭配,或許準備二種齒比的飛輪來應付不同的路段還有....抓出適合自己的心跳值及回轉速是有助於更有效率的騎車模式....
小王破掉的坐墊終於等到鞋廠弄來的超黏強力膠第一階段先在裡面塗上薄薄強力膠再將裂開的皮革手缝拉皮再等上二天陰乾...用上AB膠水混上白色顏料補土上去到時候會有一層亮亮的像鼻屎的一條這已經是最大極限了....小王我清楚你的個性....就是完美嘛!!!你樓下那個壞人那座全碳纖維更棒.....呵呵!!!
a_loo wrote:小王破掉的坐墊終於等...(恕刪) 哇!這麼厚工....謝謝啦! 雖然你也有責任 唉呦!我最隨便了.....貴鬆鬆可以坐就好 去年花東380我坐過全碳坐墊我坐不慣啦!才騎了不到50K蓋B痛到不行一路只能輕輕靠著 最後痛了1個禮拜才好 別害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