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一點出門依計畫由家中慢騎似滑至市府站搭乘捷運往關渡站.
出北淡線地下轉平面豁然開朗感覺判斷果然沒錯根本地就是乾的;迫不及待想馬上下來騎車之餘還是先到關渡再說.
出關渡站將拖鞋換成卡鞋,先到關渡宮前吃了炒米粉及紅燒鰻魚後過關渡大橋往五股凌雲路接中直路上到遊客中心.
上回崩山路很順利不落地直上;這回第一次走中直路,才知那簡直非一般人能力所及.
踩標準盤可能只有P大和SORRY等神人級的才有辦法吧!那也是個下馬體會牽車是高尚行為的好地方.哈哈!!
一路上遇到的車友比昨晚中社多一些,下滑往八里還遇到很誇張還打赤膊往上騎的車友.
照片中顯示觀音山海拔約兩三百公尺以上才有雨絲!事實上直到遊客中心剛下滑聽到卡拉OK聲那裡才開始感覺到.
如果明天有人按耐不住想練車的話我會建議由八里上五股下;上坡有點濕滑比較不打緊也比較不陡,下滑也安全些!
看時間還早,此時想的是耳聞傳說多時的阿給自己竟不知為何物?遂轉往淡水方向,淡水及八里熱鬧處依然是濕麓的.
吃飽喝足後...因當時為捷運接駁空檔時間;想一探究竟雨量分布概況,遂打起直接騎回來的念頭!
其實以河濱來說過紅樹林站之後一直到大直橋地面都是乾的喔!騎車完全不受影響相當舒適!
之後在松山機場牆邊西往東轉北往南之處...才開始感受有些微降雨及地面濕滑.慢慢騎就好,淋雨嘛?!其實有限啦!
過程中才恍然大悟!關鍵不在降雨機率而是在降雨量!此時已非夏季型的雨勢其實並還不到完全不能接受的程度.
也因此為什麼平常沒事看即時影像時,社子士林北投;重陽百齡洲美橋一帶地是乾的?只因東北季風這一帶處背風面.
簡言之~只要經過濕滑處慢慢滑行,當自己像個老頭兒上菜場買菜似的保持時速十公里以下,連車身都不會很髒的唷.
有開車洗車的人都知道,車子沒到非常髒的程度;車身濕要比乾來得好清潔.所以剛才一回家就擦根本十分鐘就解決!
回程經關渡平原新修建河濱那段最是過癮,路變平變寬還增設了類似路肩,可以讓想拍照休息的普羅大眾有所空間.
雖然有帶雨衣褲,全程EVO就很夠用了.差在昨晚上中社內著短排汗衣換成登山用內層長袖;可能跟下滑龜速有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