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賽了 哈哈感謝 喬哥 及 CARRY 下坡 爆胎 的協助 .....原來 輪胎 過熱 爆胎 這樣 誇張 爆的聲音 超大的 連外胎都 翻開了...還好 是在 直路 且 速度 不快 不然....嘿嘿嘿下山時 有看到2位 出有 好像 也是 這樣的狀況 不過 運氣 較不好 躺在路邊 等待 救護車 ...原來 下坡 是要 放胎壓 我們換完內胎 後 都自動 將胎壓 降到 60 左右 .... 我滑到 清境 中間 還停下來 6次 冷卻鋼圈 ... 擔心 ...... 體重太重 ......謝謝 您們啦....
mcescher0507 wrote:Carry,你的...(恕刪) 哈哈..肛溫蛤........ 沒錯不過..裝在紙袋中........應該沒有隨便啦 找到就好 肛溫蛤~~mcescher0507 wrote:TOPEAK相機袋找到嘍...... 歐文你也太掃興了猴子可能正想拿起電話來撥給 小卿 哩
陳小文kevin wrote:感謝 喬哥 及 CARRY 下坡 爆胎 的協助 .....原來 下坡 是要 放胎壓 我們換完內胎 後 都自動 將胎壓 降到 60 左右 .... 我滑到 清境 中間 還停下來 6次 冷卻鋼圈 ... 擔心 ...... 體重太重 ...... 免客氣啦... 不過...GP4000 真是硬啊 單純以長下坡而言我是這樣操作的...前後一起煞 但輪流使用前後輪剎車為主要剎車 交換間隔約1-2秒 避免單一輪框溫度升的太快缺點是手會比較累一點啦
Carry wrote:哈哈..肛溫蛤......(恕刪) 靠~不要什麼都牽脫到我...我只要微軟妹啦!那個相機袋掉在椅子下,我找後拿下車隨手丟進紙袋的啦!陳小文kevin wrote:下坡 是要 放胎壓 我們換完內胎 後 都自動 將胎壓 降到 60 左右...(恕刪) 降到60好像太超過了一點...太軟了啦!長距離下坡一定要用點煞~別從一直死按著煞車不放,並且過彎時將身體重心向後,前煞就可以煞多一點不會翻車,另外~為了安全還可以降一點坐管高度,讓重心低一點~不過有點麻煩就是了。昨天是抓歐文的車來用,車子SIZE小2號~操控真是靈活,咻~咻~咻就一直往清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