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請教一下...我前一陣子把握把換成 Ergon GP1, 騎久了還是會感覺手麻麻的, 當初把車拿給 Liv 調整時, 他們是覺得我的龍頭可能要調整角度, 可是等到他們實際騎的時候, 又覺得還好!我的身高 176.
我一般夜騎高鐵,再沿台31到台66你會發覺從台66騎回高鐵是逆風一般台灣北部每年冬天會吹東北風東北風的意思是從東北吹向西南簡單而言就是你騎向北,就會逆風所以避風有兩大原則(減少風的影響,不可能沒風)1.規劃行程,去時向北(逆風),回來南向這樣回程時,體力不好時,嘴巴不會OOXX2.走小路,有樹的最好,最好沒大樓,假如大路的話最好橫向幾條南北向的避風私房路線1.桃園大圳(文中路交叉中園路附近)到(中正路,縣道112)2.民權路三段民權游泳池對面的小路沿著高速公路走可到中央大學附近(中正路,縣道112)3.中央大學前門到後門中央路到明族路(縣道114)舉例來說所以我從現在內壢騎到高鐵去程不太規劃,原因是內壢(海拔120m),高鐵站(海拔76公尺),下坡再從高鐵站(海拔76公尺),沿台31到台66(海拔120m),上坡,但冬天時多順風因為南向,所以不避風,照騎回來時不沿台31因為空礦地形,又是大路,北向,所以逆風,風大,最近幾天完全沒有騎下坡段的樂趣,所以我會走民族路(縣114)到中央路由中央大學後門到前門(順便在中央大學體育場附近自動販賣機買便宜的10元礦泉水)然後再走路線1或2回去路線2會經過環西環北路(風較大)中壢車友由高鐵回新生路會比中豐路風小一點,因為新生路路較小,兩邊比較有低的建物
謝謝vetvic大的詳盡解說小弟是從中央大學前門到聖德路至高鐵高架右轉,這樣一路都是下坡當然風還是大接著再騎新生路接環北路到環南路回到家這是小弟夜騎高鐵的路線至於中豐北路,回程時騎過一次,真的比新生路難!
山村野夫 wrote:謝謝vetvic大的...(恕刪) 你要不要試試風大時,反向騎(新生路(下坡),高鐵站,高鐵高架(上坡),中央(下坡),中正路)這樣你有兩段下坡(頭尾段),順風逆風都沒關西,而且回程段是下坡高鐵高架段雖然上坡,但順風另外還有一條跟中豐路比相對小風的路---民族路騎車名言---有上坡, 就有下坡 ; 不怕去程上坡, 就怕回程都是上坡
SpeedingTicket wrote:再請教一下...我前..騎久了還是會感覺手麻麻的,.(恕刪) Speed 大,假如你是初學者,你的把手或坐墊應該是OK的,只是不習慣而已因為我騎了1千多KM,騎久(40KM路程以上)也是會麻麻幾個小技巧大家討論一下1.騎乘姿勢有問題,可能把上半身的重量都放在手上,手臂在騎時不自覺得打直,而沒微曲,有時手麻時可縮小腹,或挺腰,減輕手的壓力2.紅燈一定要停,除了遵守交通規則外,這時也是停下來做甩手運動,和肩膀運動的時候3.有時騎車時可做手可做彈鋼琴式的運動,或剪刀,石頭,布的運動最近看了7-11在賣的單車雜誌(日文翻中文那本),減輕OOXX(書名忘了) NT$99有提到把手要比坐墊低5-7cm,有分休閒和高速兩種調法這有點違反一般把手的設定的傳統觀念,我調了之後,手更不麻了,但肩膀開始酸了!
vetvic wrote:Speed 大,假如...(恕刪) 小弟是新手, 目前里程才累計 200 公里, 每天 20 公里慢慢增加當中.我有買一本 "單車學校教你的 52 堂課", 我是按照裡面的方式調整我的座椅和姿勢.1. 坐上座椅, 讓腳跟可以伸直踩在踏板的最低點.2. 手肘觸碰座椅最前端, 中指可以摸到龍頭和手把的接點.3. 座椅往前低 5 度左右.4. 座椅跟手把平高.這樣騎是很舒服, 不過一定要穿車褲, 只是穿了車褲之後, 還是覺得那個坐墊實在是不好坐, 騎了 20~30 分鐘之後一定要橋一下屁股的位置, 久了就習慣了!
SpeedingTicket wrote:小弟是新手, 目前里.座椅跟手把平高..(恕刪) 那本書我也有,我的起出設定都和你一樣,大慨唯一的差別,是坐墊往前低 5 度左右,我的坐墊是平的可先騎一陣200-300km後,假如短程(20km以內)手還麻,要找人看你的騎姿!最近把龍頭調低了,昨天跟內壢團騎大古山45km,手微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