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老人會】週末活動紀錄

鋼管怪叔叔 wrote:
繼續跟"番仔"花水煎...(恕刪)

管叔..我爭的是穩定性不是你一直強調的速度戰艦跟運輸艦....那個快那個比較穩,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設計。你不能否定登山車的安全性。我的觀念是如果不是以競速為目地的車友是真沒需要騎公路車安全第一,公路車能快多少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redrun1960 wrote:
我看這件事情到這地步..原中部某知名單車大大廠X安X前研發部主要設計師.(恕刪)

剛剛被要求正名,是中部某知名單車大大廠XX機械前研發部中帶領一堆小咖咖、主要設計XXX的工程師。
weak小偉 wrote:
我爭的是穩定性不是你一直強調的速度...(恕刪)

吼!真的被你"花"功打敗
一開始誰說下坡時速170?誰說要JACK.侯子&胡大PK測試?
從那台火山車的機械設計打賭,變成土法煉鋼PK測試,現在又講穩定性!穩定性不需要相當速度才有意義嗎?安全第一那就比定竿好了!我押三輪煎包車贏

weak小偉 wrote:
我的觀念是如果不是以競速為目地的車友是真沒需要騎公路車...(恕刪)

阿我請問你昨天晚上騎什麼車上林口?昨天是有辦追正妹競速比賽吼

weak小偉 wrote:
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設計。...(恕刪)

這兩句話我同意,但依照你的觀念,以後登山車要改叫公路車,公路車要改叫下坡危險車,簡稱下坡車,這像話嗎
鋼管怪叔叔 wrote:
吼!真的被你"花"功...(恕刪)


唉,別吵了,下禮拜三夜騎重頭戲碼就「抽車大神」對決「抽車大佛」,要比什麼都可以,比喝酒也可以、比要跟正妹合照也可以、比要夜騎正妹電話也可以
輸的就喬水煎包囉...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
brojoe.tw wrote:
唉,別吵了,下禮拜三...(恕刪)

我認輸啦
要吃水煎包那就找一天假日下午來虎頭山OFF ROAD,看是找撞不壞的SUMMER或是愛喝酒的嫖哥還是得過名的管叔當老師教課。
騎完水煎包我請啦有來的一人3顆


不過我還是覺得登山車比公路車好...公路車能到的地方登山車一定能到,登山車能到的地方公路車很多是到不了的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redrun1960 wrote:
剛剛被要求正名,是中...(恕刪)

報告老大我們豆花參加夜騎的人愈來愈多了,昨天就來了5員。我真是看小邱、JOHNNY、EAGLE愈看愈爽不過小邱腦袋好像有點怪怪的,跟他一起騎被他嚇好幾次.....他會像看到鬼一樣突然大叫然後拚命抽車。後來問他才知道原來是他在體力快消失前,大叫用意志力再把暴發力叫出來不愧是帥哥連騎車都比別人帥。

突然想到我騎車也會叫.....遇到狗的時候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Re:2007年KHS第二屆挑戰拉拉山,發現新桃源,單車挑戰英雄帖
發 表 人:kuuga(hikuuga)
發表時間:2007/10/25 15:28:27

我帶全家做支援車好了
只不過支援車要做什麼???老大告知一下


>※ 引述<Lolanto(fbc1021)>之銘言:
>>※ 引述<amy(wmeifang)>之銘言:
>>>※ 引述<Johnny(eg6_si)>之銘言:
>>>>※ 引述<威廉(redrun1960)>之銘言:
>>>>目前為止要參加者如下,明天10/25期限會報出去。
>>>>小邱 公路車 不需下山車
>>>>Iven(新秀) 未定 不知
>>>>一狗(新秀) 登山車 不知
>>>Johnny 公路車 不需下山車(會跟家人朋友一同下山)
>>>>王阿姨 公路車 (我找看有沒有人要幫我們開支援車,若有人要幫忙開,那老大的休旅車要不要充當支援車可載多人下山,不然用我的小車車就只有1~2人受惠 )
>>>>杜康 登山車 自行返回
>>>>威廉 公路車 等支援車出現
>>>>
>>>>請及時回覆參加車種別和是否搭乘大會專車下山(費用加NT$250)。還有一種要參加支援車的請報名。
>>>>

取一瓢 wrote:
Re:2007年KH...(恕刪)

一瓢,你都知道我們豆花已經被給予休閒、打混不好好騎車的車隊形象。對中除了小痿等年輕一輩外,皆為年老肉腳。切勿如此張揚,以免路邊棄甲時被人發覺上管上面還貼著的"桃園豆花車隊"。
weak小偉 wrote:
我認輸啦...(恕刪)

不花啦感覺很
只要是在依據道路設置規範舖設的公路上,一定是公路車的天下,但我也無意貶抑登山車,以前我就講過專車專用的概念,登山車的設計確實讓人比較好上手,你說"公路車能到的地方登山車一定能到,登山車能到的地方公路車很多是到不了的"我也完全同意,但我在乎的是不能誤導車友的觀念

基本上登山車的設計,下坡速度上到50就已經很恐怖了,加上過強的煞車力道設計,緊急煞車很容易讓輪胎瞬間鎖死,導致車子失控發生危險!這一點騎登山車的朋友千萬小心,下坡時速最好控制在40以內比較安全,要發揮登山車的功能,還是上山去吧,不要在馬路上逞能

反觀公路車,下坡速度5~60因重心/車架幾何/風切等因素,仍很穩定好控制,煞車設計不過從過去的單軸夾器進化成雙軸夾器(campy後煞都還有單軸的),以現在的工業技術不是做不到提昇制動力,而是在一定速度當中,需要的是有效穩定的把速度減下來,而不是以強大的制動力把輪胎瞬間鎖死

回歸杜康的問題,從登山車轉戰公路車,除了騎乘姿勢/踩踏感覺外,會明顯感受不同的有兩點,一是輪胎寬窄差距,二是制動力差距,有關制動力前面已經講過,至於輪胎抓地力問題,很簡單的物理觀念,相同的正壓力(即重量),接觸面積小則單位摩擦力大,接觸面積大則單位摩擦力小,這樣就能打破輪胎寬窄差距的心理障礙了

weak小偉 wrote:
找一天假日下午來虎頭山OFF ROAD,...騎完水煎包我請啦有來的一人3顆...(恕刪)

這個禮拜天剛好有空,OFF ROAD是幌子,吃水煎包是目的,幾點開賣有的吃?
鋼管怪叔叔 wrote:
不花啦感覺很只要是在...(恕刪)

.....我是想說在爭下去沒結果,才讓的居然說我"花"
登山車我下坡衝到70幾也都很穩...夜騎我就常常50幾在跑了。昨天因為跑去換卡踏不得以才騎上去的,下忠義路的時候還沒到60就被路面彈到會怕要不然你問小邱昨天下忠義路的時候他會不會怕摔車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