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早上出門前吃了一包50克葡萄乾,一路都不覺得餓。因此在李媽媽小吃用餐時,都已經一點了。加上第一次在那裏用餐,菜來了,就直接喀掉,沒有刻意去拍下照片。
中午就回到關西麥可單車那邊討杯 茶水,同時安裝【中變防落鍊裝置】,花費不到三張國父。

同時跟吳店長抱怨Topeak高壓打氣筒的法嘴接頭打不到90psi就開始漏氣,無法持壓。(註:並非該店商品)。只好改接美式轉接頭,可是很扯,竟然毫無作用,打不了氣。
當我前幾天在家裡拿Topeak高壓打氣筒的智慧嘴去接登山車與小折的美式胎嘴時,竟然也都使不上力,規格不符。

登山車與小折原本都是利用原來另一隻Topeak 一般雙嘴兩用式打氣筒,因此我從來也都沒用高壓打氣筒在小折與登山車上。高壓打氣筒是連同公路車一起購入,算一算使用次數公路車胎法嘴不到600次,前後輪各算一次。更恐怖的是美嘴,我從來沒用過。

法嘴會漏氣,美嘴失效,智慧嘴耍白痴,這代誌大條了。
於是乎吳店長從工具盒裡拿出白鐵色的轉接頭,較一般常見的長了許多,回家試了一下。
【賓果!】,總算可以用美嘴轉接頭苟延殘喘一下。

經過漏氣與不對嘴事件後,Topeak高壓打氣筒的高值形象,一下子在我心中down到谷底。
事實上,回想起我用過的Topeak胎壓的諸多相關產品,例如電子胎壓計、平價雙嘴打氣筒,與高壓打氣筒。

他們共同的罩門,就是在氣嘴接頭部分。不是太鬆,就是太緊。而且跟一般市面的胎嘴相容度差。像測公路胎壓時,這款電子胎壓計很容易會跟法嘴頭拉扯,因此我都還要用轉接頭轉成美式,要不然法嘴心會被拔出,或者拉扯過程中胎壓會驟降,失去量測的意義。
以上,是我個人的相關產品使用心得。
~~遊記部分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