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ar白馬 wrote:
仗的器材優勢下坡衝很快的.....
一發生意外都比較嚴重。...(恕刪)

的確是這樣子
今天在柴山就目睹這樣子的“事故”
所幸該車友並無大礙
只是我不懂
都已經“雷殘”了為什麼還要繼續以高速衝下坡
而且無視登山客的存在硬是拉高嗓門要人家“讓開”而不是“對不起、借過”
只因為仗著自己是騎長行程的雙避再加上全套護具就可以這樣子肆無忌憚目中無人
更誇張的是這幾位車友暫時停個車竟然把整個步道都給佔據
雖然稍後你們有讓開一隅讓人通過
但該有的禮節與尊重難道都不懂嗎
多年前的雷達站戰備道這條高雄市車友的騎車天堂為什麼會被禁騎
就是因為車友撞登山客的事故一再的發生所致
如今
柴山已經是國家公園了
當初車友間盛傳柴山與半屏山將被下禁騎令
但事實上是大家多慮了
所以我們才得以繼續在這得天獨厚的地方騎車
只是如果跟雷達站發生一樣的問題
試問、這是你們想要的嗎
或許大家會說我為什麼不當場跟他們溝通勸導
坦白講我是俗啦
而且今天我並未騎車而是以登山客的身份上去爬山做運動
他們一行四、五個人
在孤掌難鳴的狀況下誰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舉動
來這裡放馬後砲是希望大家都能彼此尊重
發生事故並不是大家所樂見的不是嗎
文章關鍵字
我和朋友衝柴山經過登山客都會說歹勢和謝謝

我想不管在哪都會有這種人吧~

最好拍下來PO上來,這樣大家就會認識他們了

登山客大部分是老人,車友還是要小心點

這種行徑在柴山上已經屢見不鮮了,如果不自重又如何尊重他人,除了在雷達站曾目睹車友於下坡撞傷登山客外,在柴山也看過幾次車友與登山客因“路權”之爭產生口角衝突,雖然在一陣對罵後不了了之,但相信彼此的好心情在當下必然蕩然無存,唉~~這又是何苦呢......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真的很簡單就看自己願不願意做罷了!
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有些車友很喜歡衝
特別是長行程+全罩式
路很小條 每次衝下來擦身而過的距離都很小
然後又一副我要衝了 不讓就要撞了的感覺
(好幾次我騎上去 剛好路小又崎嶇 我快喘不過氣又努力抓平衡+控車
對向就硬要衝下來且距離抓的剛好 要是我歪了一點不就撞了 然後算我的?? 幹!!)
想想即使技術再好 器材出那麼一點問題 把人撞嚴重了是要怎麼負責
就算沒撞到人 也製造他人很大的心理壓力 這樣的人不是很白目嗎!!
之前入口那就有人貼"很不歡迎車友"之類的字句 所以 自重吧
(我知道長行程衝很爽 但請選在沒人的時候)

然後遇到人不是減速就夠了 而是要減到"安全"的速度
礦區那邊去過幾次, 大路只有XC的程度, 甚至也只是很簡單的XC

靠著長行程在逞英雄這格調也太Low了吧...
沒錯!就是有一群自以為了不起的車友
這絕對不是我跟我的朋友
因為我每週騎五趟在入小徑前的路段
沿路都會拍謝!拍謝!請借過還交了不少登山客朋友

是有一些只在假日上山的車友
完全不尊重登山客
我在想如果他們的長輩親友在登山過程中被這樣不禮貌對待會如何?

說他們很強嗎?在各項比賽好像又不敢參加!
只有在這登山聖地欺負登山朋友

我遇過這些人
我自知下坡沒他們殺
但我絕對比他們強
因為
我懂得尊重別人
那些只是一群自以為是的....
cheetah* wrote:
的確是這樣子今天在柴...(恕刪)


柴山礦區我也常騎,就如版主說的確有一些人下坡時真的衝很快,一群車呼囂而過後面楊起灰塵真得讓登山客罵聲連連。

登山客多是年紀較大的長輩多,可能聽力、反應力也不太好,多禮讓一點。對那些並排行走的老長輩,騎車再怎麼喘,喊聲"歹勢"應該不難。

畢竟以族群人數來講,騎車的怎能跟步行的比,事情搞大,當然會封殺騎車的。就像雷達站事件一樣,搞到現在封山三年了還沒放行給車騎,只給走路通行。

高雄最近的off load點就剩這麼一個後花園,希望大家能共勉之。
柴山並不是國家公園(如太魯閣、墾丁等)

它只是自然公園

所以規定相對沒那麼嚴
看來並不是只有我有這種遭遇
路徑寬敞處就算了
可是在狹窄處坦白講我已經遇過好幾次了
每次遠遠聽到急促的“噹噹聲”我都自動停靠到邊邊讓他或是他們先通過
雖然在上坡處停車再騎很不易
但吃虧就是佔便宜
我能安全的回家那這趟運動才有意義不是嗎
只是我在想
如果今天角色互換被人家喊讓開不知道你心裡做何感想
昨天事故地點是在良友亭上去有道路反射鏡的髮夾彎那裡
當事人雖然把肇事原因說得冠冕堂皇
(不好意思你們的對話我現場聽得一清二楚)
但我認為如果放慢速度的話還會雷殘嗎
我出門都有帶隨身機的習慣
當時我真的有股衝動想拍照
但如前述我是俗啦所以就忍住了......
juanko wrote:
柴山並不是國家公園(如太魯閣、墾丁等)

它只是自然公園

所以規定相對沒那麼嚴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是由地方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推動而成立的國家自然公園
而國家公園則為內政部所成立
雖然成立的方式不同但“國家公園法”應該都適用
否則怎麼會有國家公園警察大隊的員警在巡山呢
我不只在柴山遇到
在半屏山也有遇到
我甚至還問他們巡山的時間呢
下次再遇到我會問清楚國家公園法是否適用
曾經因為逞強摔得很慘,所幸山友伸出援手幫忙攙扶、處理傷口,讓當時已狼狽不堪的小弟深感溫暖
也有過在小徑中遇到迷路的孩童,全部車友整個山頭繞呀繞的幫忙找家人的情況,對方也是一再道謝
車友、山友都是喜歡自然、山林的人才會一起出現在那,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才是正道
遺憾還是有這種老鼠屎……害得無辜車友會遭到山友異樣眼光,桃園也是有

那種「只有我優先、別人都閃開」的態度很要不得,無論有多好的車、多齊全的裝備也只是車友之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