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輛確實很少見,跟我的CFM4有相同的稀有度~~~CFM系列和ALM系列的車型和工法是一樣的,差別是材質而已~~當時看到ALM2的時候我也以為是碳纖的~~後三角外型一模一樣~~不過後來我的CFM4和ALM2擺在一起敲的時候才感覺出明顯的不同~~光頭王是叩叩響,王光頭是吭吭響,不小心認錯....再多敲個幾次確認一下
早期的登山車由於沒有避震前叉,就算有,XC類的前叉行程通常不超過2~3".所以通常車架設計時的頭管角度與受力並無法支援現在動輒80~100mm的前叉長度,(當時下坡車前叉行程100mm,RockShox Judy DH,或是Marzocchi DHX之類)過長的前叉造成車架頭管與下管街合處會有向前拉的力量,而且會將BB拉高,改變重心的位置與出力另外有平行連桿的V型夾器提供的制動力道相當強,夾住輪圈之後將車架向外擴張的力量也相當大,建議向第一位車有加裝補強版比較牢靠.車架最容易損毀的就是這部份.這些老車都很美呀,提供一點資訊給喜愛老車擁有老車的車友猜考
MISgary wrote:東茂...的兄弟黨....(恕刪) 這一年我真的太忙了,一沒注意,訊息都隔了一年,真是殘念....大大您的面孔不陌生,但是...畢竟有10幾年了...不知有沒有認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