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車心得+XTC comp->Scale 10(最新相片在105頁)

basic wrote:
車衣...........(恕刪)


車衣很重要,至少也要排汗衣,小弟剛開始騎時不知這個的重要性,騎一次花東,因為身上的t恤濕了加上吹風,結果回來燒了二天,排汗衣幾百元就有了,做的好的穿起來和純棉的差不多,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乾爽

請教一個問題,xt的碟剎用一陣子會不會有異音?我的一台用XTR一台用DEORE,XTR就塵土很敏感,一陣子就要清二邊的活塞,不然就會二邊行程不同,而磨到碟盤,反之DEORE用了半年多才會,而且我在網上爬過,大部分XTR的使用者都會有這個問題。
我的單車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oliver605
Bentley wrote:
車衣很重要,至少也要...(恕刪)

我的不會耶.
從來都沒去清理什麼塵土.也不會磨到碟盤.
因為我幾乎都不會去拆輪子.
印象中在很新的時候比較會聽到磨碟盤的聲音.
調了很久才發現,調完要衝出去急煞幾次才會是固定的位子.
半年後,不曉得是麻痺了還是怎樣,就不感覺有磨到碟盤了.
可能來令也薄了點有差吧(我不是用S牌的來令,有種來令制動力比較好,我忘了牌子).

而且,依結構來說,XT是比XTR還容易"走位"...
這是碟煞的宿命.

建議神經放大條一點,只要不太誇張就不要去理他.
你會發現幾公里後就沒聲音了.
而且調整時碟盤常常都不會在正中間,都會偏一邊.
因為活塞作動2邊的行程是不會一樣的.(因為油管是從側邊進入的)
~~抓住指縫的風,就能抓住緣分~~
看來要零件改不如自己改,你是說kool stop的來令片嗎?我Deroe後面換了kool stop,號稱不傷碟盤,剎車力道有比較好,剎起來有點像是橡皮,不太像shimano的有金屬磨擦
我的單車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oliver605
在稍微等級較高的碟煞來說.調整過後通常hayes雜音最多Shimano其次,Magura與avid是比較無雜音的.
不過hayes的煞車力道是最強的.
說話和放屁一樣,都是一口氣而已~
Purpledew wrote:
其實不必準備二組輪圈...其是碟煞,二組輪圈都常有不同的卡鉗位置,會很麻煩..(恕刪)

只要選擇同廠口徑mm的碟盤,國際規格只有卡式與六孔兩種,卡鉗位置不可能不同.否則換輪組不就整套煞車卡鉗都得換掉?
兩組圈可以涵蓋不同的車性,小第的車隊裡面大部分車友都是兩組圈在用.
一組SHIMANO一組mavic是很有趣味性的.
說話和放屁一樣,都是一口氣而已~
cmcmba wrote:
只要選擇同廠口徑mm...(恕刪)

我的意思是換上不同輪組,碟盤在卡鉗的位置.
6孔的和center lock我都有用過,
MAVIC Cross Max和DT 4.1d 6孔,DT 4.1d center lock我都有用過.
上到同一個車架就是會不一樣,幾乎都要為了磨到碟盤而調整卡鉗.
而且這又不是國際規格.
center lock是SHIMANO自己搞出來的東西. 剛推出時還困擾我很久...
是有一些優點比六孔式的好,但是目前有配合的廠商還是不多.

~~抓住指縫的風,就能抓住緣分~~
johnnycgi wrote:
basic兄嫌XT煞...(恕刪)

嘿嘿....

這東西我問過...........

現在很難有貨...
且......價位是萬元以上..

或許有一天我會換上也說不定...

不過等明年吧..^^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t230765 wrote:
說實在的,牛角是實在...(恕刪)

嘿.......

您還敢說....
都是被您害的啦....


今天有沒有耳朵癢呀?
很多人都在說您喔...

今天的實戰結果...........上坡抽車真的不錯用..
還算滿意..^^


不過今天出師不利 , 早上六點多剛出門就皮夾不見了...

害我整天都一直擔心 , 還好.........後來回家後爸媽說有善心人士撿到送回來了..
證件都還在(這是重點) , 但.......裡頭的2700不見了..

代價真大..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Bentley wrote:
車衣很重要,至少也要...(恕刪)

小弟的XT油碟從組好到現在跑了四百多公里(剛好兩星期)了 , 不過從沒發生過卡鉗會磨到碟盤的情形耶..

煞車力與手感小弟都覺得不錯..^^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今天從早上六點多就出發...
騎到4+2門口突然發現.........我的皮夾不見了..[xx(]
(還好後來回家後爸媽說有善心人士拿到我家了,不過現金2700不見了)
出師不利的一天..
回頭找也沒找到..[:(]

本來愉快的一天因此蒙上了陰影 , 但還是跟著車隊出發..
因為是要先開車到大武 , 所以我也是坐上車隊友人的車..

呼.....這條路線可真不是蓋的..
雖然不是特別陡 , 但是...........有24km的連續上坡呀..

有時騎到腳快軟了 , 想說過了這個彎應該就是平路了吧?
結果............柳暗花明又一坡..[|)]

到最高點的前一刻.........突然看到一個路牌...

上面寫著險升坡 險升坡

oh my god...

看到這牌子馬上先連降兩檔再說...

後來還有一段下坡2.5km的碎石路..

再來就是十多公里的髮夾彎下坡...
真是各種路況都有呀..[:P]

在上坡的時候就發現........抽車時抓著牛角真是舒服 , 不再會像抓車把一樣腰很酸了..
整個身體可以往前傾 , 踩踏的力道效率也更好..

大約40km的路程(上下坡繞一圈) , 騎了兩個半小時左右,平均時速大概只有15km , 呵...我們真的是郊遊團呀..

在山上 , 常一陣冷一陣熱的..
有點不太適應 , 吃完午餐(快兩點才吃) , 回到家都快四點了 , 將車子擦一擦 , 沖個澡就到床上躺了[|)]

第一次騎連續上坡這麼遠的..真累人呀..
我的車里程數也累積到了440km了 (15天)[: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