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想off road該選擇怎樣的車款?

看各位談得這麼複雜,小弟試試看換個說法,看看能不能比較容易理解。

先說,小弟不會導公式,只會基本原理。

因為小弟是做車的,談到避震器,只知道有兩個主要結構
一個是彈簧(SPRING),負責緩衝降低瞬間衝擊力道
一個是吸震筒(DAMPER),負責將衝擊力道吸收掉(實際上是轉換為熱能,消耗掉)

要吸收能量,彈簧幾乎用不到,行程也不是重點

在同樣的衝擊力道之下,行程造成的影響,是提供多少緩衝空間
緩衝空間小,吸震筒就必須在很短的行程裡,把能量吸收掉,所以DAMPER會偏硬,阻抗大
緩衝空間長,吸震筒可以在比較充裕的行程裡吸收能量,所以DAMPER會偏軟,阻抗小

基本上,10公里時速通過一個突起,和30公里時速通過一個突起,遇到的衝擊能量是後者大於前者
所以越快的速度通過,對避震器來說,負荷越重

在這種狀況下,行程所影響的,是能夠通過多高的障礙,和車的速度沒關係
行程不夠的,就會觸底;行程夠的,就能夠順利通過
剩下的是避震筒如何順暢地吸收能量

所以長一點的行程,對於通過障礙,應該是有一些好處

但是跳起後落地,要考慮的不只是如何吸收能量,更重要的是怎麼緩衝衝擊力道
衝擊力道太強,力量會直接傳到車架和人的身上
車架會斷
人會被震走

至於怎麼樣能夠提高衝擊力道的吸收能力
把力量變緩,要靠彈簧,還有雙腿
把力道吸收掉,要靠吸震筒,還有雙腿

以上是小弟能夠想到的,希望能夠幫得上忙

阿海

PS.這篇應該PO在這裡嗎?還是要PO到汽車那邊去啊?如果有不適當的,不要打偶啊
http://tw.myblog.yahoo.com/tokaidou-shinkansen
tokai_ko wrote:
看各位談得這麼複雜,...(恕刪)


海哥說的很有道理,

不過我還是有個疑惑, 以上討論的都是以"人"的感覺來解釋.

不過地面第一個衝擊的是車子, 接著才是衝擊人.
利用人的收力來做的貢獻應該只是吸收對人的身體衝擊的部份.
而非對車子的衝擊對吧? (因為當人作收力的時候其實車子的衝擊早就已經承受了)

所以理論上 會收力的人可以讓自己身體受的衝擊變小, 受傷機會小,
可是並不能因為收力而讓一台車所受地面的衝擊變小, 對吧?

如果這個理論成立, 那意思是說 相對應的地形需要有相對應的車種. 即使技術再好也無法突破,
如果這個理論不成立意思就是說, 高手可以拿折疊車來飛落差, 即使是車身強度不夠沒有避震, 他也可以利用收力
來讓車子的衝擊完全被人體吸收?


我覺得似乎這理論很合理, 因為既然是地面衝擊車子接著才是車子衝擊到人, 沒有道理人可以吸收地面跟車子中間的力量.
hungweiwu wrote:
其實我的感覺也是像n...(恕刪)


ps: 討論這個的前提只是在研究, 當一個高度飛下來, 以一個會收力的人跟不會收力的人來操作車子,
是否會讓車子比較早掛點.

以我個人觀點來說~車子完全相同~會收力的人車子會比較慢掛點~不會收力的前後避震或是車架會比較早壞掉

當然如果還有其他情況~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話說~企業戰士那些動作最近我也在偷偷學低說XD~~
不過不要亂玩阿(因為基本功沒練好就亂玩~可是會斷手斷腳阿)
在國外~他們還有專門開班授課低說
那個運動有個名稱叫Parkour有興趣可以去搜尋看看

話說最後那幾段離題了
本討論串越來越精采,公式也算了,理論也有了,但再說下去也是紙上談兵...接下來應該來個實地測試。

12/2 中福宮又要開課,經過YEGO大的同意,消息可以放出來。

有點想試試跳個小落差,當天跟呂教練情商一下,教一下訣竅,讓大家試試看。
有興趣嗎?
hungweiwu wrote:
海哥說的很有道理, ...(恕刪)


你忽略了一點~~其實跳落差對車的衝擊力不只是落在地面上~由下往上的
還有人從上往下的衝擊力~
你可以理解成收力~是把人施加在車上的衝擊力吸收掉~而不是吸收地面給車的衝擊力
FILIPYANG wrote:
12/2 中福宮又要開課,經過YEGO大的同意,消息可以放出來。
飛團長,這........有點離題了
在登山車區談怎麼收力已經有一點快要脫稿了,再開召集令的話.......
活動召集另外在活動區開討論串吧!

阿海
http://tw.myblog.yahoo.com/tokaidou-shinkansen
newskyline兄, 您還真是什麼都玩, 真是我的偶像.

您是打算以後大落差直接用飛的下去 (人飛下去)
達到人體off-road的境界嗎......
newskyline wrote:
你忽略了一點~~其實跳落差對車的衝擊力不只是落在地面上~由下往上的
還有人從上往下的衝擊力~
newskyline說的 +1

單車是人和地面間的介面,兩邊的力量都會傳到單車上
可憐的單車.........

所以說,體重輕一點的人,車比較不容易壞,呵呵

阿海
http://tw.myblog.yahoo.com/tokaidou-shinkansen
newskyline wrote:
你忽略了一點~~其實...(恕刪)


您這樣說我就明白了.

因為車子夾在人跟地面的中間,
所以上面的人如果給車子的衝擊比較小, 雖然地面受到的衝擊是一樣的, 可是人給車子的是不同的.

不過同樣的高度, 同樣一個人, 從A點落到B點 作工理論上相同,
有收力跟沒收力除了人體的感覺不同以外, 對車子的衝擊的確會變小嗎?

又跑出一個問題了...........
不過真的離題太嚴重了.... 就此打住好了. 我真是沒知識又愛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好奇寶寶...
哈,離題了
好,換個區開活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