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車心得+XTC comp->Scale 10(最新相片在105頁)

basic wrote:
而座管 , 最頂級就是小弟用的這款CR2.1 , 27.2 300MM的SIZE僅重155g左右...(恕刪)


basic兄請問一下,以壓縮車架來說,300mm長的座管會不會太短,我的意思是說外露的部份會超過座管上面的安全線。
freyalai wrote:
basic兄請問一下...(恕刪)

您好:
依小弟的狀況來說不會耶..

這支後面有刻度
小弟記得安全線處最低是刻度10cm

我現在只用到6.4cm , 所以離安全線還有一段距離(3.6cm)..

安全線下大概還有5cm的長度 , 所以我目前的狀況等於座管內還有8cm左右^^

對我來說300mm是比較剛好的長度 , 長度夠用 , 又可以輕量化 , 不然我若買350mm的也是多插5cm在裡面而已呀..呵..

若是再高一點的朋友或是想把座管再拉高 , 可能就要買350mm了..^^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最近幾天的騎乘心得是..........carbon座管真的有他厲害的地方..

硬是覺得屁股下的震動減少了..

這筆錢讓我覺得花的有價值..

不過龍頭跟把手倒是見仁見智 , 外觀當然是不同 , 不過騎乘上的感覺......我覺得沒有座管這麼明顯..

若是有朋友想升級這幾樣東西 , 小弟會優先推薦座管..^^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basic wrote:
最近幾天的騎乘心得是...(恕刪)

龍頭把手只有在offroad路段才會有明顯感覺差異.尤其是碎石路段.
一般道路騎乘可能只剩下視覺爽度而已.
~~抓住指縫的風,就能抓住緣分~~

freyalai wrote:
想換全carbon車手的話,我們這個有位車友換了一隻整合式的,提供照片給你參考一下。

好漂亮啊
但是370公克重量重了些

價錢也很可觀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目前碳纖維的技術應該是SCOTT與Giant比較突出.
而這其中SCOTT採用橫.縱向的交錯疊層的纖維布製法是最耗時與耗成本..所以強度與吸震是最佳的.
說話和放屁一樣,都是一口氣而已~
請教各位先進
FSA的碳纖 車把 龍頭 和坐管 品質如何?
謝謝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cmcmba wrote:
目前碳纖維的技術應該...(恕刪)

scott的編織方式真的很特別..

相對的giant的看起來就比較普通一些...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剛才到pz racing 的官魍去看了一下

basic 兄您用的坐管是設計給 Road bike 用的

不知道Road bike 和MTB 的坐管有什麼不一樣?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basic wrote:
scott的編織方式...(恕刪)

我有聽說scott好像也是捷安特做的喲!
~Jame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