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分享】輕量化的輪組-->DT 240S 花鼓+ALEXRIMS XCR PRO 鈧合金輪圈

anky2002 wrote:
樓主~這是請人編的手...(恕刪)

對於金屬框輪組,一開始都是機器編框,最後只有人工校正才是最完美的
碳纖維輪組是一定只能人工編框,機器只是增加把框弄壞的機率罷了
機器? 機器是能夠校正多完美...別再相信機器編的啦
無道德事業,與你分享受騙的喜悅[http://tinyurl.com/26nr9l]
tommars wrote:
對於金屬框輪組,一開...(恕刪)

好樣的
你的手可以當鋼絲張力器嗎
雖然人工編的輪不錯
但是沒鋼絲張力器來量難免都會偏擺
當狀態越來越好時,就是代表要失誤了
mousehome2003 wrote:
好樣的你的手可以當鋼...(恕刪)


噗噗,這位大大有沒有看過工廠怎麼編輪的?
鋼絲張力器我用的搞不好比你還熟呢

小小說的是校正方法,跟你的張力計不全然相關
但是大大您好像根本搞不懂我再說啥
混在一起也實在厲害

您知道編好輪子要釋放張力才可以用張力計嗎?
您知道釋放張力要用多少的壓力壓嗎?

呵呵
無道德事業,與你分享受騙的喜悅[http://tinyurl.com/26nr9l]
mousehome2003 wrote:
好樣的你的手可以當鋼...(恕刪)


你又是如何知道別人沒有使用該用的工具了,正心弓,工作台,張力計,以及張力釋放的輔助道具,有的師傅使用張力計是採用抽檢的方式進行量測,直到編輪最後的階段才會仔細把每條輪幅的張力做再確認動作。

所謂的機器編輪,主要是把穿輪幅,上輪圈鎖銅頭,正心,偏擺校正的工具通通機械化,有專用的治具以及機構設計就事先把繁複的工作給減少。

假設原先編輪者編單輪的LOADING是100%,經過專用機械以及產線分配簡化工作,可以把Loading簡少到10%。

產線可以把工作細分,像是穿鋼絲固定輪圈一條線,初階正心以及偏擺,後段偏擺及張力釋放都有各自的產線,QAD以及最後上襯帶包裝,一對輪組可能幾十個人摸過才包裝入庫;店家編輪是師父抽時間把所有的工作一個人完成。

一組經過張力釋放以及嚴密偏擺公差正心調整過的手編輪是勝過一般量產輪組,特別是應映QA條件下量產的輪組,如果一個用心的師父有把該做的事都做到位,做出來的東西絕對不會比較差。

買廠輪通常是買廠商提供SPEC之內的選擇,好的手編輪師傅可以諮詢有關花鼓,輪幅以及輪圈的相關事宜,而且師傅可以依照使用者的實際狀況做客制化的動作。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你又是如何知道別人沒...(恕刪)

我看蠻多車店都沒再用上述的工具在做矯正張力的動作
但他們都用手就可以大略知道OK不OK
當狀態越來越好時,就是代表要失誤了
mousehome2003 wrote:
我看蠻多車店都沒再用...(恕刪)


實話告訴你,我同學完全沒有機械相關背景都能開車店了,輪子不會編也照賣廠輪,出問題當然就是送原廠,專賣小車不用管登山車碟煞以及避震。

數十年前只有中心弓,工作台以及頂針的手編輪年代,技術精良的店家一樣可以把輪子編的非常精準,何況是量測技術更加進步的現代,而且很多師傅早在沒有張力計的年代就開始編輪,難道以前的人騎車都比較隨便而不會感受到輪子沒編好的問題嗎?

混水摸魚的店家有,認真做事的店家也亦所在多有。

廠輪最後還是由人進行QA的動作,全/半自動的廠商QA常常是抽測,沒抽到出問題就請自求多福,使用一下廠商的保固。

看你之前在grumps大哥的大樓內留的文章內容,就算是有在BIKE MANIA留連,觀念跟水準不過如此。

----------------

玩文字遊戲嗎?之前說看車店弄,一下又說手編輪沒機器準。

看來是你字打出來最準。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實話告訴你,我同學完...(恕刪)

請問一下你一開始有說是廠編的還是車店編的嗎
這樣只能算是認知不同耶
我的程度確實很差
但是要說別人時請先看看自己的說詞有否說明清楚
不然牛頭不對馬嘴
當狀態越來越好時,就是代表要失誤了
這樣看來Arbicool是在對牛彈琴嚕

能把張力計視為機械編輪中的機械
他明明就只是個編輪會用到的工具

會編輪的人就算不用張力計
一樣可以編的比機器正
另外張力不足的鋼絲明顯用手壓就可以壓得出來
圈不是才300g一个么?为什么编出的轮组居然1438g这么重?
andy95100 wrote:
這樣看來Arbico...(恕刪)


一般來說,當輪子接近正圓時,品質無誤的輪幅單側張力都應該要相當接近,這點用手很容易檢查出來,但張力計的用意可以更精確的檢查張力的平均狀態以及想要達到的高張力。

輪組主要由機器完成大部份的工作的時候,檢測的工作以及輔助器具就更顯的重要;各輪幅張力在誤差範圍內這是QA的一環,而不是編輪機械的一部份。

技術老到的師傅的確是可以單靠編輪台以及雙手不需要任何接觸式的量具就可以把輪子編的很好,但讓人玩味的是人不如機器編的準的基準點是在哪邊?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