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騎車出去兜風前變有一點不順,想說順路會經過大家推薦的鼓山一路的那一家就進去問了一下,有沒有辦法幫個忙,調整一下?店家劈頭第一句就問:你這車在哪裡買的?心中第一個OS:什麼?我這台鳥車終於有人識貨了?真開心(這是玩笑版的)真正的OS:在哪裡買有什麼關係嗎?我回答:在哪裡買有什麼差別嗎?我只是要調整車子店家說:車子不是在我們這裡買的,調整要收費的我回:我可以接受調整車子要收費,但是你一開始這樣講,我很不高興,我不喜歡這樣的態度之後,bulabula的最後,店家動手調整了手變把,沒有動用到工具也因為,後來拉到一點關係,店家沒有收費(拉關係不是為了要省錢,是本來就有熟人在)不過,心中也是不爽到了某一個點我可以接受調整收費,動動手,二十元,三十元,五十元,幾杯涼水錢我願意尊重專業,我也很尊重專業但是劈頭那句話,如果轉換成更直接的說法:先生,我們車店視調整的情況,有酌收費用喔,您可以接受嗎?我覺得這樣比較可以接受,車子不在你們那裡買,就不是一台車嗎?消費者要的是服務,不是先被隔離,再來討論服務的品質要搞這種先入會才有免費的服務或是良好的態度,就敬謝不敏了給要組車的樓主一點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