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MANO: XTR>XT>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
shimano是日系
shimano傳動比是1:2
shimano有dual control煞變合一系統
shimano有煞車花鼓等全系列
shimano等級由第一級XTR>XT>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
shimano台灣由三司達代理價錢較有彈性
sram是美系
sram傳動比是1:1
sram有grip shift轉把系統
sram要搭配同家系統avid, trevativ才會有完整的系統
sram等級由第一級X0>X9>X7>X5>SX4>3.0
sram台灣由捷安特代理市面上較少看到
變速桿概念比較
SRAM
因採用Grip-Shift旋轉式變速手把
而壯大
+重量較輕
+價格低廉
+極簡單的操作邏輯
+簡易的剎車纜線更換流程
-纜線防污能力脆弱
-維修保養較為費事
SHIMANO
只須用姆指及食指即可變速。
產品名:Rapidfire。
+操控所需力道較小
+可同時進行變速及剎車
+經久耐用
-碰撞耐抗力低
-並非任何剎車都適用
變速器概念比較
SRAM
特點:組件較少,其超大的尺寸使用了許多塑料,導線式傳動比為1:1。
+導線導控的摩擦甚小
+調節螺釘安置合理
-變速小導輪的軸承密閉不良
SHIMANO
特點:使用了許多焊製鋁材,如為低價系列,可利用鋼片取代。
+可選用Rapidfire或旋把 (SRAM的產品!)
+高級的軸承及連桿
+導線調節螺釘
花鼓比較
SRAM
其頂級的9.0及9.0SL系列花鼓均配備軌道式滾珠軸承。
+軸承可完全更換
+不須調校即可輕易作動
-新品經常都有潤滑不足的缺點(各廠商都有此通病)
SRAM的優點:輕巧的滑軌滾珠軸承(工業用軸承)顯然優於螺栓式軸承。
SHIMANO
這家日本廠商向來只信賴螺栓軸承。
+即使組裝錯誤也無所謂
-調校較需耗費精神
-軸承外殼無法更換
飛輪等級
KMC(齒數有11-32T及11-34T兩種)
PG-950:介於Deore與LX之間
PG-970:介於LX與XT之間
PG-980:介於XT與XTR之間
PG-990:約莫與XTR同級
SHIMANO(齒數有11-32T及11-34T兩種)
CS-HG50:Deore
CS-M580:LX
CS-M760:XT
CS-M970/CS-M960:XTR
登山車大盤等級
sram
sram集團旗下大盤公司truvativ,所產的登山車大盤等級大致如下
noir / stylo / firex / blaze
SHIMANO
XTR>XT>LX>Deore
SRAM目前是集團運作
除了本身SRAM母公司外
旗下共收購三個品牌
各負責不同部分零件
因此目前看不到SRAM登山車大盤這種東西
集團分為SRAM、ROCK SHOX、AVID、TRUVATIV四大品牌
SRAM產品為變速、飛輪、鏈條、目前也有出公路車大盤
ROCK SHOX是老牌前後避震大廠
AVID專精煞車,他們家的煞車不論種類評價都很高
TRUVATIV主要是操控週邊,有大盤、龍頭、車手、座管、踏板...等
大盤如果不想用SHIMANO的
可以用TRUVATIV的或者RACE FACE
要跟XT同等級的話
TRUVATIV可上STYLO TEAM
RACE FACE可上ATLAS
開車太快。走路太慢
自行車為您添上一對翅膀!
大家來騎車 有騎有健康!
歐美玩的口味跟台灣天差地遠....自然變速器的要求也不一樣....
另外你貼的那篇SHIMANO跟SRAM的差異有些不是很正確 你那篇應該是好幾年前的吧
因為以現在來比較的話這樣的說法有滿大差別...
大S傳動比我記得是1比1.47左右還不到2 小S也不是只有轉把 撥把的手感更勝大S
另外小S不論是轉把還是撥把換線都比大S難搞 這點大S比較吃香....
以碟煞來說的話 大S不論等級都有一定的穩定度跟耐用度 但小S只限於果汁7以上推薦 其它的就....
但AVID的手感這點滿多人欣賞的 Q中帶硬 相對來說大S還是以XTR/XT較佳 SLX個人感覺偏硬
以大齒盤來說大S的重量/質感/順暢度/耐用性還是比小S好些 光是BB就可以打死小S了...
摔車才知道自己技術不好 換車才知道自己銀兩不夠...
Deore 和 X5後變的比較
下管被打的很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