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登山車都變成 2x10 了?

話說速聯今年的XX1都簡化為前單盤1x11,奧運XC前三名都用這組合...我想,2x10爬不了的坡前面多一盤應該也沒好爬多少吧...

看國外MTB論壇,還蠻多人的XC車都把前面簡化為單盤而已...

A辣愛怕跑 wrote:
武嶺不曉得算不算長陡坡?
大盤單盤42T飛輪34T



2X10 O.....OK的啦~!


把越野車開上武嶺不知會不會比較耗油?
上網爬了一下似乎找到答案了. 2x10 比起 3x9 最大的好處是淨空較大, 過障礙物大盤不容易刮到. 過原木或石階淨空多了近一吋.

的確有時在落差較大的地方常常會看到障礙物上有刮痕. 那就是大盤齒輪刮的. 若又是下坡, 那一跤會摔得很慘.

這一點到是原來沒想到的.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鍊條不會過度呈斜線拉址. 傳統的 3x9 如果前後都用最大盤, 一個在最右, 另一個在最左, 鍊條斜度太大, 功率差磨損大. 2x10 較沒有這樣的問題.

至於 1x10 是很多賽車手愛用的. 一般人用起來會很吃力.

結果我還是決定娘一點, 買了一台 3x10 碳纖車架的 ibis mojo SL. 如果再有爬不上的坡就只能怪自己了.
最新xx飛輪最大齒42t
不知整顆有多重
Bull1688 wrote:
我一直覺得...
22*34的齒比應該是拿來壓過障礙物用,而不是爬陡坡用


如果閣下有機會到苗栗騎登山車

泰安鄉的橫龍古道和公館鄉的油桐花坊

騎這兩條產業道路

你就會深刻體會到

有22*34齒比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開車走這兩條產業道路

一定要用最低檔才上的去

劍神路亞 wrote:
如果閣下有機會到苗栗騎登山車

泰安鄉的橫龍古道和公館鄉的油桐花坊

騎這兩條產業道路

你就會深刻體會到

有22*34齒比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如果閣下有在騎公路車
就會明白,超輕齒比不是萬靈丹
我的意思是
當路況要用到11/34齒比時,不如下來牽車散步...
我不相信,任何人都能用22/34爬牆
騎那樣的路,即使有22/36都不會是美好的事吧
大嘴盧魚 wrote:
結果我還是決定娘一點, 買了一台 3x10 碳纖車架的 ibis mojo SL. 如果再有爬不上的坡就只能怪自己了.


已經買了嗎? 什麼時候出來騎吧? 最近剛下了雨,路面應該很穩.
A辣愛怕跑 wrote:
武嶺不曉得算不算長陡...(恕刪)

埔里到武嶺
算是長緩坡
並沒有很陡
我是騎ibis mojo hd,ibis mojo sl好騎嗎?
大嘴盧魚 wrote:
上網爬了一下似乎找到...(恕刪)
HELLBABY wrote:
我是騎ibis mojo hd,ibis mojo sl好騎嗎?


還不知道. 網購還沒收到. 我爬坡很多, 所以 mojo sl 較適合. hd 爬坡稍重了. 不過倒是有人拿來玩 downhill 的. 不過我在網上研究了半年多, ibis mojo 全功能性極強. 據說爬起坡來就像山羊一樣... 希望如此啦. 下禮拜就知道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