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bracing wrote:
但要是拉的時機不對,前輪落下剛好入坑...就要倒楣了。
確實如此,而且看似好笑,發生時可是一點都笑不出來,很可能會比不抬還要嚴重。

之所以沒有立馬回應樓主要怎麼處理,最主要是思考到輪徑的問題,29er 很有可能壓抬一下,…甚至您什麼都沒有做就過去了;26 的話,簡單說是抬一下,實際上您必須在進入之前維持 Attack Position,維持適中的速度,然後把重心往後移,拉起車頭,確保後輪安穩通過,必要時再搭配奮力一踩;27.5 的話,小弟比較沒有經驗,不過以目前騎乘感受來說,還是以 26 的騎法較穩當些,只是比較會有可能在動作沒有做足時,稍大的輪徑或許可以幫您修正,而不致於給它摔下去或飛出去。但,無論如何,維持適當的速度是必要的,另外誠如樓上所述,平時需要找個比較安全的場所練習一下技巧比較妥當。

由於不是很清楚那坑洞的深度,所以回應上有不足之處還請見諒,倒是,選路也是很重要的思考方向,不硬闖找路繞過去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之所以沒有立馬回應樓主要怎麼處理,最主要是思考到輪徑的問題

29er地形對抗能力強,但26,29輪徑只有一個拳頭大小的差別,
26吋要做動作才過得去的障礙,仗著29要直接壓過去實在過於樂觀,
所以該做的動作還是要做,以免誤判情勢。

同樣是抬前輪,會不會獨輪其實做出來的動作差很多,
不會獨輪的人是靠手臂硬拉前輪,滯空時間很短,落坑的機會的確很大
jackhung_web wrote:
29er地形對抗能力強,但26,29輪徑只有一個拳頭大小的差別,
26吋要做動作才過得去的障礙,仗著29要直接壓過去實在過於樂觀,
所以該做的動作還是要做,以免誤判情勢。
jack 兄所言甚是,所以小弟在一開始的回應才提到:下馬牽車,並且記得牽過去的時候觀察一下前輪是會卡住,還是多多少少就可以壓得過去等等,畢竟我們沒有看到實際的坑洞,也不清楚樓主的座騎(猜想應該是輪徑 27.5 的 AM 車款)。單就技巧而言,實際上應該也不太會有「絕對」的做法。

再者,不確定 jack 兄有沒有騎過 29er,若沒有,不妨親身試試 29er,感受一下「一個拳頭大的差別」。

也或許,是小弟把問題複雜化了,樓主搞不好看完前幾樓之後,早已輕鬆突破坑洞。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jack 兄所言甚是...(恕刪)


謝謝各位的分享和提點
我圖上的坑,其實應說是條溝才對,是順向坡雨水下流後在平地轉向,長年的洗刷所造成的凹陷

一個人單騎慢騎的時候,放慢車速直接滑過去倒也從沒有什麼問題,不過自從尾隨其他車友的車速和動線後,就開始有犁田困擾
在下並沒有練過什麼基本功,就單從網路上"欣賞"一些MTB的影片, 不過除了大飛大跳外,好像就是沒人教如何過這種不大不小
卻剛好可以把前輪掐死的溝洞,因此才在01上一問

看樣子,得好好學學翹孤輪的功夫才是
(憑我現在的功力,把手都快拉斷了,前輪還翹不到一塊豆腐高, 哈哈)
拉起車頭或平跳過去
我技術不好各人處理方式

Ruth White wrote:
我圖上的坑,其實應說是條溝才對,是順向坡雨水下流後在平地轉向,長年的洗刷所造成的凹陷
Ruth 兄這麼一說,小弟的腦海裡面有出現幾個畫面,如果有尾隨其他車友的車速和動線,不曉得能否跟這些車友請益?相信幫助更大。
Ruth White wrote:
看樣子,得好好學學翹孤輪的功夫才是
(憑我現在的功力,把手都快拉斷了,前輪還翹不到一塊豆腐高, 哈哈)

翹孤輪是靠重心轉移,竅門是用手把身體往後推,不是用手拉車把。
請上網買一本"掌握登山車技巧",你的一切疑問將獲得解答。

輪胎寬的溝用兔跳就可通過,前提是你要會
單舉前輪只是讓你不種田而已,但後輪撞擊障礙會減速,流暢性不佳,
小弟我年近40,看完此書後練個一年半(平均一個月才騎車兩次),
舉孤輪與兔跳已經略有小成,我想你年紀應該沒我大才對。
jackhung_web wrote:
小弟我年近40,看完此書後練個一年半(平均一個月才騎車兩次),
舉孤輪與兔跳已經略有小成
jack 兄,除了 Wheelie 與 Bunny Hop,真的沒有其他方法嗎?
不管怎樣
要過坑洞的時候千萬別按前煞...
請不要跟著迷路ing的人~~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jack 兄,除了 Wheelie 與 Bunny Hop,真的沒有其他方法嗎?

先回答W兄上個問題,小弟我沒騎過29er,因為我周遭都沒人騎登山車
你看我之前的回答也知道我是騎休閒兼騎鍵盤的,
唯一兩次MTB參賽經驗我剛好都拿分組第二(後面算過來)

以前我甚麼技巧都不會的時候,這種狀況當然是龜速通過,
但說實在話,下坡滑到一半要煞車是多麼煞風景的事,(不然樓主也不會上來問了)
抬前輪是安全牌,bunny hop很快,但我XC的坐墊較高,動作常來不及施展,
若坑洞再緩長一些,則可抬前輪搭配壓後輪(仿照BMX的騎法),
至於是否還有其他條路,就有待其他高手指引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