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也覺得巨無霸飛輪蠻醜的,如果是裝在26er上幾乎像是碟輪了

如果有10-40或10-38就太好了
GT~XTR wrote:
這裡是 "登山車區"...(恕刪)
說實在話
我覺得11s在登山車系統是雞肋
更綿密的齒比?
MTB走的難道是舖面道路?
相較XX1的配置,上一世代的2x10對我而言更實用..
不過
Stalling大
你怎麼也跑到登山車區混了?
GT~XTR wrote:
這裡是 "登山車區" , 你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覺得XT SLX就不錯用了
變速很明確

【麵包超人】 wrote:
覺得XT SLX就不錯用了
變速很明確

在這個世界上
有些人很在意重量
SRAM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不像RB
像樣的MTB套件只提供了兩個選擇
Bull1688 wrote:
說實在話我覺得11s...(恕刪)


11速在MTB裡是增加T數的極小及極大值,跟公路車強調的綿密齒比不一樣

Eddychiu wrote:
11速在MTB裡是增...(恕刪)

用X2或X3的大盤就不會有這問題...
想像一下,像這樣的飛輪得賣多貴呀?
話說回來
廠商總得推陳出新,再告訴我們新的系統有多棒,消費者才會買單
DURA ACE的五爪曲柄變四爪,不也是這樣的矛盾嗎?
Bull1688 wrote:
用X2或X3的大盤就...(恕刪)
管他幾爪,反正我是不會拆齒盤
不要一爪就好了
新的系統統一採用 110 mm BCD 我覺得是好的,如果有需要換齒片不用連曲柄也換掉

Bull1688 wrote:
用X2或X3的大盤就不會有這問題...
想像一下,像這樣的飛輪得賣多貴呀?...(恕刪)


登山車大盤這兩三年會簡化成單盤,
不見得完全是由廠商刻意發明來影響消費者,
其實說不定是由消費者、使用者主導,
可以上MTBR的討論區看看,當登山車飛輪出現11-36這種齒比的時候,
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都會將前大盤改為單盤加上導鏈器,
這樣在激烈的XC操駕中,只要顧到後變即可,又可以兼顧輕量化,
很多職業的XC車手也都是這樣改。
10-42這種齒比,可以兼顧速度和爬坡需求,在越來越多使用者改單盤的趨勢下
廠商設計出這種商品也不意外。

Hideo Nomo wrote:
這樣在激烈的XC操駕中,只要顧到後變即可,又可以兼顧輕量化,
很多職業的XC車手也都是這樣改。
10-42這種齒比,可以兼顧速度和爬坡需求

...(恕刪)


有見解
沒在offroad的車友,應該很難體會
但是能變速的大盤就有落鏈的風險,我自己另外一台舊的登山車就是改成1x9的配置,搭配XCX導鏈器,缺點就是光靠前38T搭配11-34的飛輪無法涵蓋各種用途的需求,off-road的時候偶而太重腳,平時代步追公車又追得很辛苦,所以新車買來就直接拆賣整套XT換上XX1了
Bull1688 wrote:
用X2或X3的大盤就...(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