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跳對於車子的折損蠻大的,特別是"不懂收力"硬飛跳。以高手來說,他們要把車子硬跳斷,真的不是難事。但真的厲害的人,飛跳收力收的好,車子折損小,落地也會特別流暢小聲。今天不要說是後變吊耳了,就算是DH車,也有人整台車都跳斷的。以Giant yukon fx來說,雖然有後避震,可以吸收部份衝擊,但萬一落地的角度稍有閃失,輕則斷後變吊耳,嚴重的話.....看是要爆後輪,還是後連桿整個爛掉都有可能。古早沒後避震的時代,大家飛跳都是靠自己身體去吸收,比較容易練出好得車感與收力動作。反倒是因為現在後避震車的流行,幫助車手太多,有些細微的動作會被忽略掉,基本工不夠扎實。真的要怪Giant yukon fx?我倒覺得車架沒斷,只斷後變吊耳很厲害了。玩命關頭的主角保羅沃客,開保時捷撞車,也是會死人的。不知道大家對保時捷有沒有很失望?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你拿休閒設計的登山車從是土坡車的跳落差動作 再來嫌它不夠強壯? 這跟用登山車參加三項運動 然後嫌車子設計不好 害你在自行車超時了一樣 要玩跳落差建議換一台結構強壯的下坡車吧~ 命只有一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