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加油,我身旁的車友中...(恕刪) 謝謝大大你的讚賞與鼓勵~~~~我會朝這方向去學習的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加油,我身旁的車友中...(恕刪) 謝謝大大你的讚賞與鼓勵~~~~我會朝這方向去學習的
理論上打氣筒需要兩支,一支大型高壓落地打氣筒,放家裏,另一支是輕便攜帶型,隨車攜帶。家裏放的大支打氣筒要能打到需要的壓力,例如 120psi ,視裝備而定,出門前補足胎壓,在外大大降低因胎壓過低而產生的蛇咬機率。在外的話可以帶打氣筒也可以帶 CO2 鋼瓶,看個人喜好。輕便型打氣筒通常無法打到很高的胎壓,頂多 80psi ,但已足以脫困,移動到下一個有落地打氣筒的地方,儘速補足。個人是不用 CO2 鋼瓶,理由很簡單,出門在外了不起帶兩支鋼瓶,如果運氣那麼好,破胎超過兩次不就 GG 了?至於帶補胎工具還是備用內胎則見仁見智,直接換胎比較節省時間,破掉的胎在休息時或回家後再慢慢處理。當場要補胎可能面臨的困境是找不到水,無法準確找出破洞的位置,而且等膠水乾、貼上補胎片也需要時間,如果天氣狀況不佳,是很折騰人的。
不良歐吉桑 wrote:理論上打氣筒需要兩支,一支大型高壓落地打 大大﹏﹏謝謝你分享經驗我爬文後已下單買GM-71再買補胎工具再買個內胎替換我想請問挖胎棒為何分那麼多種對一個新手來講塑膠與鐵製那種比較好操作?
有車友覺得出門騎車不必這麼多東西,我也覺得這樣想法無可厚非啦!但是像我都騎山路,到了尖石鄉新樂,到這邊爆胎了我也沒地方可以找車店幫我,下山還滿遠的,可以自己動手換一下、打個氣,至少撐到下山。說真的,這是運氣問題,如果在哪個不方便的地方碰到了,手上又沒工具,那就扛車走了,我是不差那個小東西,都準備好比較安心一點。
我自己是用 Park Tool 的挖胎棒,三枝一組,應該是強化塑膠的,用了很多年也沒壞。換胎其實有個巧勁,不管拆或裝,用力方法不對的話,不是挖胎棒斷掉,就是傷到輪圈,所以金屬挖胎棒沒啥意義,塑膠的還稍微輕一點。
bm2000 wrote:有車友覺得出門騎車不...(恕刪) 大大~~~我也覺得是運氣問題~~~哈我頭兒尖尖 所以~~~我還是敗家一下 真怕家人把我轟出去因為常出門回來後手上總是會多個盒子或箱子~~我媽就會叫我卡差不多耶!!
昕@福 wrote:大大﹏﹏我是個新手﹏...(恕刪) 我不是老手啦.基本上結伴同行.帶手機..沒有那麼多困難的.不然鍊條也有時候會斷呀..騎車有時候也會"雷纏"呀..那後面是不是要再編個救護組.像部隊演習那樣..當然自己會自救而獲人救是好的..但也不需搞的好像每次出去像要去演習一樣..台灣很小很方便.別太緊張..
chbb9 wrote:我不是老手啦.基本上結伴同行.帶手 大大﹏﹏﹏﹏你別笑我啦…我是趁機敗家﹏﹏因為沒人在旁指引總是會害怕所謂的突發狀況(雖然不知那裡會飛來一筆)因為剛入門身旁也沒愛單車的人所以………敗…給自己看………
騎車出門在外, 如果從沒破胎過, 只能說您平時好事做得多, 神明有保佑.像我可能作惡多端, CO2,輕便打氣筒, 補胎工具是必備的項目. 有次牽車還牽了21公里, 足足一個半馬了. 那次不是破胎, 是輪組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