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hung_web wrote:
先回答W兄上個問題,小弟我沒騎過29er,因為我周遭都沒人騎登山車
你看我之前的回答也知道我是騎休閒兼騎鍵盤的,
唯一兩次MTB參賽經驗我剛好都拿分組第二(後面算過來)

以前我甚麼技巧都不會的時候,這種狀況當然是龜速通過,
但說實在話,下坡滑到一半要煞車是多麼煞風景的事,(不然樓主也不會上來問了)
抬前輪是安全牌,bunny hop很快,但我XC的坐墊較高,動作常來不及施展,
若坑洞再緩長一些,則可抬前輪搭配壓後輪(仿照BMX的騎法),
至於是否還有其他條路,就有待其他高手指引了。
謝謝
小弟有其他想法,無論如何,謝謝 jack 兄的回應。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確實如此,而且看似好...(恕刪)


小弟也有騎過29...
但一個會讓26空翻的坑,29就算過得去...應該也是會震很大
要硬過的話,首推雙避震長行程車,可能車頭稍微前推就過去了

借一下樓主的圖,拉或推車頭...前輪下緣沿著紅線到坡頂,製造一個隱形的橋就行了
不需要拉很高...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除了 Wheelie 與 Bunny Hop,真的沒有其他方法嗎?


落地點沒起跳點高的話,平跳就好了,速度幾乎不會減弱
btw..抬前輪過,請配合小勾後輪,車速太快前輪過,幹到後輪翻車的大有人在

再不然 不想跳過 也不想拉車頭過的話 唯有把洞填平一途 保證順
mtbracing wrote:
小弟也有騎過29...
但一個會讓26空翻的坑,29就算過得去...應該也是會震很大
要硬過的話,首推雙避震長行程車,可能車頭稍微前推就過去了
借一下樓主的圖,拉或推車頭...前輪下緣沿著紅線到坡頂,製造一個隱形的橋就行了
不需要拉很高...
zukana wrote:
落地點沒起跳點高的話,平跳就好了,速度幾乎不會減弱
btw..抬前輪過,請配合小勾後輪,車速太快前輪過,幹到後輪翻車的大有人在
再不然 不想跳過 也不想拉車頭過的話 唯有把洞填平一途 保證順
感謝 m 兄及 z 兄的回應~

事實上,會請教 jack 兄的原因就在小弟的經驗是下坡車速很快(…抱歉,小弟沒裝碼錶,講不出個具體時速)的時候,即使施展 Wheelie 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而且,Ruth 兄跟其他車友跑,…前面的車友每個都用 Wheelie 過場嗎?

況且,對於一位剛開始玩 Off Road 的車友,可能還沒建立或熟練技巧之前,小弟反而比較會建議在進入之前犧牲一點速度,維持適中速度試試看大家建議的其他方式,待功夫建立有成,遇到時再嘗試不遲。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感謝 m 兄及 z ...(恕刪)


感謝wewishyouamerryx'mas的熱心答覆和意見
我一直沒能特別注意前方的車友是用什麼樣的技巧過這樣的溝陷

因為不飛不跳(應該說是不會飛不敢跳),所以大多只能靠前後重心移位的方式來克服各種地形

只是這種凹陷路況,即使減慢速度通過,車頭突然上彈的衝力,及瞬間的降速,總會給人有快要鬥向仰或人車分離的不安全感
所以才上01請教諸位同好

以物理學來說,似乎只有把前輪拉起或跳躍才是比較能避免衝擊造成的方法. 不過以我這種有老前輩的年紀卻沒有老前輩功力的OFFROAD愛好者, 在這個階段也只能量力而為了

看來換個大輪徑及加大避震行程的車款,才能稍稍提升自己的功力了


Ruth White wrote:
因為不飛不跳(應該說是不會飛不敢跳),所以大多只能靠前後重心移位的方式來克服各種地形
有不少車友,大部份來 01 就是潛潛水,不太出聲。

小弟在這裡觀察一段時間,對於部分的討論,自己的感受是…說破嘴,不如約一約,歸氣都來騎車去來得實在些。

所以,不曉得 Ruth 兄都跑那邊?不介意的話,找團一起玩(上FB找找看),切磋一下,或許對您會有更實質的幫助。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不曉得 Ruth 兄都跑那邊?不介意的話,找團一起玩(上FB找找看),切磋一下

GOOD!只是Ruth兄似乎在台中,
小弟我出沒地點為竹北與桃園虎頭山。

前天特地找了個河堤邊坡接水溝的下坡地形實地演練,
若Ruth兄提的土溝障礙只有一個輪徑寬的話,我個人用bunnyhop解決,
平常練習我可以跳過一個軸距的距離,
對於一個輪徑的障礙把握度還算OK。
前面Z大提到的平跳不知是不是指english bunnyhop?
我覺得平跳難很多,因為兩輪同時離地,
越過相同障礙要多飛行一個軸距的距離,對我來說有點困難。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會請教 jack 兄的原因就在小弟的經驗是下坡車速很快(…抱歉,小弟沒裝碼錶,講不出個具體時速)的時候,即使施展 Wheelie 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

小弟騎XC,下坡也不敢衝快(不然後輪一彈跳我就變人肉砲彈了),
抬抬前輪,小跳一下還可以啦,
我是假設Ruth兄已經想脫離菜鳥階段來回答的。
Ruth White wrote:
因為不飛不跳(應該說是不會飛不敢跳),
所以大多只能靠前後重心移位的方式來克服各種地形
只是這種凹陷路況,即使減慢速度通過,
車頭突然上彈的衝力,及瞬間的降速,
總會給人有快要鬥向仰或人車分離的不安全感

重心往後?
有先試過重心放在腳上嗎?
掌握登山車技巧,
書中一直強調的一句話,重腳輕手。
只要你的腳有穩穩抓在踏板上,
震動也可以壓下來。

踏板,鞋子,都要計較一下。
另外就是,我看過很多朋友,
下坡時,腳跟並沒有往下抵,
導致重心容易跑掉。
腳跟一抬高,腳很難咬住踏板。
(腳跟比腳掌高)

車頭的拉抬,
不妨找個1~2階的階梯練習一下。
Ruth White wrote:
以物理學來說,
似乎只有把前輪拉起或跳躍才是比較能避免衝擊造成的方法.
不過以我這種有老前輩的年紀卻沒有老前輩功力的OFFROAD愛好者,
在這個階段也只能量力而為了
看來換個大輪徑及加大避震行程的車款,
才能稍稍提升自己的功力了

車頭不拉,但可以卸力。
重腳輕手,手部的重量不要放太多。
重心別太往後,壓低重心,重心置中,
手部不要放太多力量。
可以大幅減低衝擊,不一定要跳。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小弟在這裡觀察一段時間,對於部分的討論,
自己的感受是…說破嘴,不如約一約,
歸氣都來騎車去來得實在些。

真的,實際騎一下,問題好抓,
也容易找出解決方法。
ddar白馬 wrote:
重心往後?有先試過重...(恕刪)


感謝白馬的建議
之前確實拼命把重心後移,變成需將手使勁往後拉住把手,反而容易造成車頭跳起來-鬥向仰

把重心放在踏板,腳重手輕這個方式倒是沒想過,不過應很值得試試,等週末天氣暖和些,再上山演練演練


wewishyouamerryx'mas wrote:
有不少車友,大部份來...(恕刪)


Wewishyouamerryx'mas:

如Jack所言,我一般都在台中大肚山的坡地及林間一帶騎車 - 超級八,捲毛,老外林道這些地方
我騎車純粹是休閒和運動(吹吹風看看景),技術和刺激反倒不是主要的追求點,有不少車友,也常一人獨騎
有機會歡迎來台中走走,一起騎車



jackhung_web wrote:
GOOD!只是Rut...(恕刪)


Jack:
您的坐騎可是銀色XTC(從FB推測)

Ruth White wrote:
Jack:
您的坐騎可是銀色XTC(從FB推測)

挖塞,這樣也被你肉搜出來,下次騎車要蒙面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