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是去騎登山車才能走的路
那是有可能會摔倒的
建議可 以 換 馬牌 26*1.0
超快的
應該要說滑倒吧!
因為細胎多半胎紋淺
的確遇到不良的路面比較難騎
尤其下坡
不過會慢一點就好了

但是旅行另當別論
負重狀態
操縱難度上升
我上次載了8公斤半行李
感覺神經緊繃到不行

此外建議注意輪框型號
26吋除了偏窄的輪框
ps常見有ace18,mavic頭幾型輕量輪
一般為了裝置越野胎都偏寬
根據mavic建議是1.5以上

裝置太窄的胎會怎樣咧?
輪子變扁
會很顛.....
我最低裝過26*1.0,胎壓120PSI的外胎.
容易跌倒是不會,不過下坡時煞車到多留意.
別介意別人的眼光~1.0,1.25都OK 我之前用馬牌1.5的城市胎~蠻細的(跟正新的比)
那時候只跑公路跟有柏油的山路~如果拿這種胎去OFF ROAD那摔死是自己活該~

而現在我們有在OFF ROAD 也換上了1.95以上的巧克力胎~為了安全騎乘 ,1.95的胎,跑公路也得給他奮力的爬上去呀

真的別介意別人的眼光,選擇適合你自己的就對了~不會摔的~只是我感覺不是巧克力胎的話,下坡要慢一點
感覺抓地力都沒巧克力胎好~
換平把公路車比較快吧!! 寬胎可以去比較多地方!
LIVE STRONG
只要不去off load 在公路都沒差
我也是用1.25 目前4000km環島都回來了

另外別管別人講說登山車幹麻裝細胎
把他當成開LSUV就好了

我的登山車在第一次長程旅行前,因為考量省力而換成了1.25的平胎(馬牌sporty系列的;近乎光頭,只有中間有條胎紋);實在是陰錯陽差,因為當時店裡沒有1.5的尺寸;害我還多花了兩條內胎的錢。
板主所考量會摔車的問題;我個人使用到現在,除了壓到有些厚度的沙子(1~2公分以上的)會滑胎外,其餘操駕都沒問題(也曾經在石門水庫大雨中騎乘、且面路積水)。我要抱怨的是,換了這種細胎,除了被台灣RALLY級的路面震到輪圈變形,馬牌這系列的胎實在是破胎率太高(都在後輪;我第一次長途旅行就來「震撼教育」,還是在要開始爬南迴公路的時候)。或許也該感謝它,讓我對補胎相關動作,在短期內就脫離菜鳥行列。後來實在受不了它動不動就破、胎紋也漸漸磨損的情況下,還是換了後輪(馬牌country系列;店家說有防刺功能);換後到現在都沒出狀況過。
就您如果都是公路騎乘,且不在意騎乘感變硬、還有怕旁人說「車架粗、輪胎細」會娘炮的話,個人是很建議可以更換;騎乘起來絕對會輕鬆很多。但可能就是要多花兩條內胎的錢。
PS:輪胎系列的英文拼字我不是很確定,如果有K錯的話請見諒~
playway wrote:
公路車都不跌了
26*1.25為何會跌??(恕刪)


小弟也是這樣以為,公路車胎不更細!
登山車,有時可以變換一下味道,用來適應不同的道路,
也算是一項特色啦。
http://blog.xuite.net/kevin.rs/blog
a147zt wrote:
各位大大~我的車要換...(恕刪)

登山車裝細胎,那就換公路車不就好了阿
因為登山車通常都是裝V煞或碟煞車
配合寬胎有強大的煞車力

而公路車因為是細胎所以配合C煞
如果V煞裝細胎會因為煞車效果太強而打滑喔
也不說不能裝,只能說本末倒置了
就像是公路車裝顆粒胎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