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平把公路車???卻沒有彎把登山車呢????

其實是有的, 來頭還不小喔...

Johnny Tomac 彎把登山車

順帶一提, 這不是CycloCross.
文章中說: Tomac 在'90年代 騎彎把參加世界杯--XC奪冠, DH銀牌.
所以這台車可以勉強稱為複刻冠軍車喔.

阿No
http://www.mountaincycle.com/heritage/stumptown

Mountain Cycle 有出過一台 參考一下.
剛好有車友要求下產生的彎把登山車,爬文國外這種改裝還不少,
客製最快, 騎單車運動健身, 適合自已就好, 完全符合樓主
沒圖沒真相, 以下是幫車友客製的車, "彎把全避震(四連桿)摺疊 登山車"
裝上小彎把(甩把),輔助副煞把,AVID BB5 ROAD 公路車機械碟煞器,
大盤52/42/30T, 11-32T 飛輪,外胎換上KENDA小八胎, 特規26x1.5...
適合體驗彎把多種握法,100mm行程前氣壓後多連桿避震(可鎖死) 極適合路況不佳環境與長途騎程使用
落差依車友需求, 在前避震的人上車負載下, 需與座椅面同一水平線, 無落差長程騎程設定
拍照時因沒負載下, 看起來把手高些
水平虛擬上管 C-C約535mm

側視圖來一張

前面來一張

前面換個角度拍

後面也一張圖

摺疊起來可放到轎車後箱入
改什麼因該都可以吧!只是差在車架的幾何!操控性,跟穩定性,如果是個人客製化,想改怎樣因該沒人管,但如果以市場考量就不一定了!比較想看下坡車改彎把~不過“彎把小徑車“就不錯~踩迴轉速!曾經……謀一日的挑戰武陵騎著登山車,左龜一下右龜一下,後面……刷刷刷的聲音~後來就被一群“彎把小徑“海放的遠遠的
我的油碟單避震登山車想改彎把,但改的地方太多了, 一直沒動手!
彎把登山車?不是把彎就可以了....

把龍頭降低向前,牛角前傾些,比較快、也省錢,
不然光剎車問題,就很花錢了。

考慮實用性,過去的終級駝獸,小弟覺得最具實用性!

1987年就有彎把登山車,登山車最開始是參考公路及其它車而來的.


只能說越野車裝 Drop Bar 並不是沒有 (見上圖@Flickr),而是國內比較少見,小弟倒是常看到裝休息把,或是裝一堆 Bar Ends (輔助把),搞得像鹿茸似的,但…也看習慣了,車主應該有些需求沒有被滿足吧!

無論如何,安全為要。
以小弟玩6吋XC車的習慣都是只用1隻手指按剎車,然後4隻手指抓著握把,不然下段差時真的抓不住.
加上為了提高穩定性現在許多越野車的手把都是加寬到接近80公分,自然不太可能用到這麼寬的牛角把.

還有大部分的液壓剎車卡鉗也都沒有支援的彎把拓把,這也是一個限制.
beear wrote:
以小弟玩6吋XC車的習慣都是只用1隻手指按剎車,然後4隻手指抓著握把,不然下段差時真的抓不住.
加上為了提高穩定性現在許多越野車的手把都是加寬到接近80公分,自然不太可能用到這麼寬的牛角把.
史庫爾(School)時代,使用輔助把挺常見的,時至今日,已經變得罕見,野生鹿茸也少很多了。

題外話,也是有人拿彎把(Drop Bar)安裝輔助把或是越野車及小摺常用的轉把↙



beear wrote:
還有大部分的液壓剎車卡鉗也都沒有支援的彎把拓把,這也是一個限制.
現在的雞腿(公路車變把)都有相對應的油壓碟剎組合,只要能夠裝得上去,要不要這麼改,可能比較多的成份是見人見智的個人想法與口袋深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