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的登山車改換光頭胎或細胎的意義?

edward0425 wrote:
其實買登山車的人有九成沒有OFF-ROAD的需求如...(恕刪)

人各有志。
edward0425 wrote:
在一般路況包含爬坡連小輪徑的車都不如...(恕刪)

誰跟你說得,井底之蛙。
edward0425 wrote:
在一般路況包含爬坡連小輪徑的車都不如


你騎小輪徑,我騎登山車
一起去中社或風櫃嘴爬一趟看看?
認真的,我沒騎過登山車。
出來交流一下如何,別只待在電腦前。
找不到簽名,請聯絡網頁管理員
退駕…
退駕…
退駕…
退駕…
退駕…
退駕…

我想, 人家換細胎, 就是想省點腳力, 不行嗎?

卡踏卡鞋, 本來就有登山車用的, 裝了很罪過嗎?

鮪魚肚的杯杯, 爬不上山在路邊休息不行嗎? 你確定有一天你不會需要印傭扶你到公園曬太陽?

還有, 小弟弟, 國語造句要不要回去再問問老師?

"為何越來越多的登山車改換光頭胎或細胎的意義?"

文法狗屁不通....
>平把公路車或ATB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後續的輕量化也較有意義及成效。
>一些小輪徑車也都有一些足乎一般路況的避震設計了,至少還賺到便利性。

>騎登山車不玩off-road真的太可惜了,爬坡可是很吃力的

騎公路車不參加環法賽, 你的公路車也在哭泣喔, 不要讓它失望阿?

加油阿~ 期待另一個台灣之光
edward0425 wrote:
難怪常常看到一堆挺著鮪魚肚的唄唄騎出高檔的登山車在水池聊天,在爬坡路上卻很少見到...
也不能怪他們啦,要他們上路爬坡可是會要老命的~有避震騎的舒服才是買登山車的真隨吧...(恕刪)

請往真正的山路變態產業道路看看吧.一堆騎高檔車的高齡老伯在坡道上攀爬.連一些年輕小夥子都跟不上的捏.也難怪你接觸單車不久.多看看吧.
上次我在埔里觀音瀑布那吃便當時剛好碰到一個客戶.他老人家快60好多了.早上從埔里.武界.奧萬大.霧社.清靜.然後再爬升到哪個停車場我忘了.最後轉回霧社.人止關後下來埔里.這樣不知道夠不夠猛.
另一個是車隊隊長朋友約騎.一堆上年紀的背背.騎的是山區高海拔的產業道路.外加扛車扛過人家茶園後再繼續爬升.這樣算猛嗎?
別看不起老人家.搞不好真的要騎.你還不見的跟的上還是跟不上.

edward0425 wrote:
騎登山車不玩off-road真的太可惜了,爬坡可是很吃力的...(恕刪)


我也是這樣覺得.騎公路車不去環法真是太可惜了.拉轉速衝刺可是很吃力的.........

不過這很重要嗎?還有人買車只掛在客廳當藝術品欣賞.只為了一個字........
edward0425 wrote:
喔有老梗嗎?那為何還...(恕刪)


哈哈 老兄阿 你不是也騎登山車嗎
反諷自己不很奇怪哈哈
hihi
登山車改換光頭胎或細胎真的很省力,自從我換了1.5光頭胎後!可以跑的更遠。

但有些私房路徑(極靜、極美)我還是希望用原廠胎。

考慮買第2付輪組中!

換公路車?

等我中樂透再買(要一次到位喔,因為在日月潭試騎過)

至少現在這部登山車是我自己的車,我要怎麼改!應該沒礙到人吧!

至於巴到公路車!我都當他正在配速或調整。

如果他感覺是我換光頭胎或細胎而巴過他?

那真的不關我的事!

我想上應該沒有登山車友,專門挑釁公路車的吧!
公路車跑off-road , 不一定真是公路車

在國外這是跟公路車不同車款 , 國外叫做CycleCross bike ,
它是mtb的前身 , 跟公路車的不同在於以下
1. 上管管身的設計
2. 上管的走線
3. 後下叉的管身的設計
4. 中管多了一個roller , 這是給變速系統用的
5. 頭碗的上蓋多一個煞車的pivot
6. 使用吊煞
7. 車架勾爪不同於跑車 ( 跑車用垂直勾爪 ) , Cyclecross 用什麼---自己查
8. 外胎使用特殊設計 . 有開發的廠房不多 . 記憶中正新跟Ritchey都有出但款式不多

因從外型很像跑車 , 所以常被誤認


edward0425 wrote:
現在陸上看到一堆換細...(恕刪)


我改1.5細胎

我避震鎖死

我沒off road

但是我上坡不比小徑慢耶..

這篇文章把好多乘船的人都給推到水裡去了,

不優不優,砍掉重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