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車手把長度(小跳一下)

YA~~!!
體驗課程進行到現在
終於到了抽車階段了

不知何時會到
逆風握下把低風阻姿式的課程~

==以下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親身體驗,僅供個人唬爛使用,旁人勿信==
小弟有試過彎腰握前叉上肩蓋在逆風的上坡時
就像穿了龍內褲,有如神助
(使用近6吋行程之雙避震車)
其間經過不斷地握上把及上肩蓋的交叉比對、體驗
(也不斷的由監理站off-road下坡到大肚山環保公園往上on-road至監理站)
確認握前叉上肩蓋能有如短手把的功效
下巴又剛好可以放在龍頭上休息
又無需另外調整坐管高低
有如裝了二組把手一般
實際使用除了平衡方面要多加注意外
on-road上坡的速度及路況~都較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反應
實在是兼故省錢及效能的好選擇
==以上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親身體驗,僅供個人唬爛使用,旁人勿信==

我一直期待雙避震公路車完成型的出現
正如同重裝任務中的槍型
viruser wrote:
YA~~!!體驗課程...(恕刪)



我大笑了!!
金屬機械人創作 HENRY'S ROBOTS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Henrys-Robots/741478905
騎個車龍頭、把手、座管、座墊、換個不停的
你要出門騎個車還真累啊
歡迎車友前輩以您所設定的手把長度...
及騎乘心得來分享對手把長短其中的差異...
經驗分享討論圖文實際分享很重要...
要言論扭曲也無可厚非...
這本屬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站姿抽車在手把上的施力上會比一般的騎乘...
多了一個元素...
會有交叉的推把與拉把的動作...

手與手把的長短差異...
以拉動車身力量及角度都相同的同樣條件狀況下...
越長的手把可以用比較小的力量拉動...
相對動作的行程會相對加大...
會有多餘的動作行程...
越短的手把須要以比較大的力量拉動...
相對手的行程會相對縮小...
會有不易平衡的問題...
當握持手把長小於肩寬時影響會越多...

抽車平穩的上半身是必要的...
太過前或後的身體重心位置並不是好的...
須依路況及坡度須有適度的調整...
須要多長的手把綜合體驗比對感覺一下...
會有明顯的差異留住您須要的長度就是優的...
依我來說同肩寬及比肩略寬是優的...

分享一下抽車手對手把施力方式的差異...
以手在手把的施力方式上...
雙手間會有同時推與拉的動作...
拉把與推把間個人的比對體驗...
拉把的力道要比推把的力道大...
此時對於前叉的下壓力道是最小的...
以我犬師的前叉...
一般平路前叉不會作動接近等同硬前叉...
當推的力道越大於拉的力道時前叉的作動越是大...
且上半身也會變得比較不穩...
拉推比例會因騎乘路況等有所不同...





當手把改短後抽車時...
手先是被動的情況下感覺雙腳輪動...
上下採踏間車身左右晃的差異...
以虎口相向及虎口向上握側把的方式...
來體驗了解後...

在實際腳踩手拉把來感覺差異...
比對後當握持小於肩寬時是不利於拉把的...
與肩同寬比肩略寬的協調性會是比較優的...

CaseyChao wrote:
要言論扭曲也無可厚非...
這本屬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既然CC大都這樣子"招認"啦

所以他的分享文中詞意小弟看不懂也純屬正常啦

還以為自己中文看不懂是腦力退化

原來這分享文是扭曲的言論阿

【經驗分享討論圖文實際分享很重要...】
這句話在經過個人親身的體驗了解後
mobile01白話文的解釋
應該就是【沒圖沒真相】

【要言論扭曲也無可厚非...】
果然小弟的肩蓋握法
在王道之前且沒有圖文實際分享下
這個體驗果然是該被視為扭曲王道後產出的邪道

這本屬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嗯~完全同意,這完全是個人自由意志下體驗
民主國家言論自由萬歲
我覺得CC哥可以去參加這個比賽喔!
超小車架+超窄手把,根本就是CC哥的風格啦

不過裡面有選手還是飛得起來耶,期待有朝一日CC哥也可以飛飛飛飛起來!!


月球正以約每年3公分的速度遠離地球
怎麼我打開這篇討論一看到一樓的照片就覺得自己怎麼跳到公路車區了.....
車子醜毋寧死~
kalaguda1 wrote:
怎麼我打開這篇討論一...(恕刪)


看起來很像是「單速車」的討論區
在這裡認真,你就輸了!
CaseyChao wrote:
感謝樓上車友前輩的指...(恕刪)


改成這樣的角度 乾脆買公路車在路上跑就好了.....還有 你如果要裝公路車手把去玩OFF ROAD 麻煩你跟我說 我想去學習看看 怎麼樣能在這種顛坡路面 換手握姿勢 怎麼樣閃石頭路 落差.... 外國人比我們神了 都沒這樣用了 你這樣用 確定是正確的嗎? 無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