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ng wrote:
印象中鈦美網站真的作的不好(現在有沒有改不知道)
我覺得代理商應該把每一種車架所能具有的選擇項目在網站中說明仔細,
各種顏色、各種烤漆形式也有充分的車架照片可以參考;
單一張照片可能會有些色差、不過如果同一個車架在室內或戶外多拍個三張五張照片,這樣子都看過一遍其實就能比較具體正確的瞭解不同烤漆與顏色的質感差別了,
DSLR這種東西現在如此普及,而代理商本身一定會有前後三角各種不同烤漆組合的各式車架不斷流通,
鈦美何不就開始把經手的所有車架通通拍照開始建立影像資料庫呢?
日後要提供客戶參考、方便客戶做決定,不是很好嗎?
妮可來的車架對於各種細節都非常注意、一絲不苟、處處用心,很好,所以我想代理商應該也要有這種精神,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供更多資訊與服務,有些事情要做到並不困難也沒有什麼花費,只是沒有想到而已,或只是有想到卻懶得真正動手去做好而已。
網站的資訊豐富齊全的話,這樣子買家車主自己去網站好好研究一下,就可以下單了,大家都高興啊
要不然一切資訊通通模糊不清,經銷商也不太清楚,難道要潛在的買家通通自己跑一趟鈦美然後讓鈦美的人員一次又一次跟未來的車主講解同樣的重複的選項與細節嗎?這樣太累啦~~
經銷商對於規格方面有不清楚的地方我想無可厚非,畢竟不同款式的車架就有各種不盡相同的小細節,我不認為一般的經銷商有義務要熟記各種車架規格的細節與差異,這些東西可以在網站的各款車架說明中做到。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看過一些銷售重工機械的業務員,他們真的非常敬業,他們對於他們所經銷的各種器械的規格真的是鉅細靡遺倒背如流,當然這些異常專業的業務員因為他們的用心真的可以讓客戶信任,所以收入也相當驚人。想要有什麼樣的收穫、先看看自己有沒有相對敬業的付出)
比方說上一篇有網友回覆說後輪原來也可以選擇讓車架支援10mm的規格、也可以使用12mm的ROCK SHOX Maxle快拆等等,
這種關於車架規格上的關鍵性的參考資料應該要盡量透明流通呀,
妮可來德國官網也是,很多規格都沒有寫清楚,還有一些頁面甚至會出現連結錯誤沒有網頁的情況,
這和妮可來車架一絲不苟處處用心的印象實在連不太上,
總之這些地方還是有可以繼續改進之處。網站上若能把這些東西寫清楚大家都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可行但很難DSLR很...(恕刪)
不是要看到正確的色彩
是要看到誤差少一點的色彩跟質感
輸出入設備的專業校色本來就是一門頭很大的事情
但是多幾張不同光源下的照片,就可以提供很有用處的參考。
好東西本來就是貴,很正常,
那些把自己的時間跟精力投下去設計製造銷售的人們也是要吃飯、養家活口,
花個幾十萬買一輛腳踏車來娛樂實在沒什麼可以非議的,健身運動,看起來又酷,
沒什麼不好,
很多其他的娛樂長期下來更花錢,跟買腳踏車比起來,我是覺得買腳踏車算不錯了。
這一爐好幾十頁了,我前面通通有看過一次,
我看到有些人批評買這種腳踏車的人,真的是有點奇怪,
任何人憑著自己的努力或專業所賺到的錢,他愛怎麼花是他個人的問題吧?
有人去酒家喝酒、有人買保時捷、有人買哈雷、有人買手錶、有人這個有人那個的,
然後這邊有人去買了妮可來當娛樂,到底有啥不好的呢?
我覺得很好啊
其實他的下坡車架也有七萬出頭的, 如果用價格來論, 那INTENSE車主都該開甚麼車?
或者反過來想, 你買的NICOLAI車架花了多少成本在他的加工機具與生產成本上?
還是你比較喜歡多花一些買車架的錢來贊助選手....
其實通常NICOLAI車主最主要的是對德國製造的生產精神的認同,
以及收藏他的工藝品質, 無論任何東西在這種嚴謹與高要求的態度下生產出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也因為大部分NICOLAI的車主對品質都相當的要求,
在官網放顏色的事情我們早就已經像德國詢問過, 由於每個人的電腦螢幕不可能都經過專門的儀器教色,
官方網站如果使用這種配色系統, 在交車與將來的爭議將可能非常大,
畢竟每個人對顏色的敏感度與對色差的接受度是不同的.
NICOLAI可以做到怎樣的定製? 其實每一項需求都可以拿出來討論,
我們甚至看過. 你可以提出類似以下的要求:
我想用BMXTB的幾何, 加上一個四連桿的後三角, 我要四吋左右的行程, M號的上管長度但是不要改變跨高,
我要TAPER頭管, ISCG, MID BB規格, 12mm Maxle快拆軸心等等等.
當提供消費者過多的選項與抉擇的時候反而容易讓人混亂, 所以一般的訂製車架都使用標準化的流程,
但是也歡迎有任何特殊需求的討論,
車子醜毋寧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