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SHOX REBA SL與SPINNER AERIS 320-100 RLC比較

高人出現,小弟對於前避震器也很有興趣,特來請教囉...
williamkingdom wrote:
你說得對極了,要達到同樣的騎乘感受,裡面零件越簡化,自然是越不容易故障
但是DT可以用較少的零件達到這樣的效果,顯然DT的技術是優於fox不少...(恕刪)

請問小氣室和大氣室的騎乘感差別在哪?
那封閉式和開放式油浴的設計對於使用上有什麼差別?
DT用的是哪一種設計?....哪一部分優於FOX?
這部分讓我很好奇喔...

williamkingdom wrote:
以XC比賽來說(樓主問的前叉也算這範圍),fox光重量就輸人家一大截了
所以孰優孰劣,應該很明顯吧
同樣的舒適度,fox要比較多的材料,而且還沒達到DT的舒適度(剛性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是因為較重)
這樣能說fox優於DT嗎??
...(恕刪)

如果只以重量斷定優劣,那RS的SID可是最優的囉,現在也比你要買的magura還優喔.
依你的理論,SID的設計經過很多年賽事驗證,設計也是很久之前的,
那現在應該是最穩定最棒的XC前叉,你應該買這支才對.
而且比magura還便宜吧...

williamkingdom wrote:
別小看DT弱不禁風的瘦皮猴,他剛性可不賴
...(恕刪)

印象中,DT的XC用前叉是有限制車手重量的喔...95Kg
較不優的FOX似乎沒有這限制..?

以上還請指教囉...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williamkingdom wrote:
你講得很好,我也看得...(恕刪)


與其說這麼多

有機會把dt拆開來看看,我想你講的話可能會精簡一點

因為他真的很「精簡」,大概是遺傳到極簡派的風格吧

對了

DT很輕不是因為他是碳纖維,他的下腳其實很重

然後大家的XC內管尺寸都升級到30有了,他還在28.6

ENDURO都跑到35了他在勉強可看的30

比較細用的材料比較少自然比較輕

再來比較殘酷的,塑膠其實比鋁合金或者鋼材輕,這應該是常識吧?

有點心理建設,這樣拆開來看的時候才不會太失望(我花了2****買了一隻內構像是樹酯模型的前叉)



最後

剛性這種話不要說得太武斷

非倒叉配置的前叉,影響剛性的重點是stanchion tube,也就是前叉內管/上管

low lag對剛性的影響有很大嗎? arch做的強一點抗扭轉比較實際吧...

如果有機會看到老外拍得落地瞬間前叉變形的樣子

我想你不會太在意他的下腳是碳纖維是鋁還是剛達母合金了~


阿彌陀佛~佛渡有緣人,阿門。

wastpark wrote:
如果本身阻尼設計很兩...(恕刪)

請教你的"大家"都花錢拿去給PUSH改的消息是哪來的??
還是只是猜測而已???
如果原廠品真有那麼不堪,原廠為什麼不把它"PUSH"之後再來賣給消費者??
何必做出一個普通產品來落人口舌??
更何況選手的技師不是傻瓜,就算不去PUSH也該懂的如何去對原廠做調整...
再者,也不是所有選手都有人贊助阿??難不成他們不會去做品牌選擇嗎??
光用一個產品的老舊設計去否定一個品牌的排名真的實在是讓人沒說服力...
電子大頭 wrote:
如果原廠品真有那麼不堪,原廠為什麼不把它"PUSH"之後再來賣給消費者??
何必做出一個普通產品來落人口舌??...(恕刪)

你的疑問也讓我想到堂堂世界大品牌"微軟"出的作業系統,卻整天有很多人在討論"優化"
"微軟"為什麼不把它"優化"之後再來賣給消費者??
我想了很久始終想不透....

超跑"法拉利"改裝排氣管的大有人在...(別提到超跑,進口/國產房車也是如此)
原廠的排氣管真有那麼不堪?....法拉利的耶
我想了很久也是想不透....

其他...以此類推...

扯回到避震器...
還有人自製油土封,有人還自行更換不同號數的阻尼油勒...
依你的理論,有人自行開模自製油土封居然還比不上"原廠"的囉...
那麼換的人可能頭殼XX了吧....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flyorfall wrote:
高人出現,小弟對於前...(恕刪)

相信你已經知道答案了
專業問題可先請參考單車狂熱網站有初步教學,再看股溝就可以知道了
我只是講一些我的觀點,我也說過舒適感,不單以重量論
SID我也騎過,不過時間不長,所以我沒拿出來說,而且前幾年故障案例也不少
SID他給我的感覺是軟,而且XX一支破3萬,凱子才拿來用

如果以承載重量來看技術高低的話
那各大廠牌公路車的一級鋁框全都輸了喔,因為也是限重95
不知道fox的輕量化極限在哪?
fox產品不少,應該也不差多個輕量化系列的吧
fox做得出這種成果,我就承認fox比DT好

再者每個騎車和開車的人都會去討論車的設計嗎?
相信樓主也單純的想知道前叉用起來如何
不管內部構造設計如何,以使用者來說,首重只看舒適和安全
fox之前故障率的確比DT和magura高
在舒適和安全來論,fox已經小輸不是嗎?

flyorfall wrote:
"微軟"為什麼不把它"優化"之後再來賣給消費者??...(恕刪)

我認為,微軟的工程師跟蘋果和股溝比起來,等級有差
而且,改裝車的市場,無論二輪或是4輪,的確有不少東西比原廠好

wagamamafju wrote:
如果有機會看到老外拍得落地瞬間前叉變形的樣子

DT內部真的很簡單,簡單到我無言
但這就是技術,其他家做得出來嗎?我也不知道
我也有看過落地瞬間車架斷掉和輪組斷掉

其實我們都站在對自己有利的觀點來評斷
你們說的有理,但我未必完全贊同
只是論事的出發點不同啦

我在騎車時,不會去想它內部結構如何,純粹的去感受他的作動效果
靜下心來才發覺,簡單才是不簡單
最後,fox做得出我說的舒適感的話(雖然他已經不錯了,但是離DT還有些距離),我就會改變我的想法
flyorfall wrote:
你的疑問也讓我想到堂...(恕刪)

大哥,別越扯越遠了....越講越講到改裝去....
請針對上面的大大說的原廠排名好嗎???
要說改裝真的說不完,你說的我也知道,我還到阿輝大那邊做重整過咧....
那DT和magura如果也能PUSH,
那排名又要怎麼排??你還能說他是墊底老弟嗎??別扯遠了..
電子大頭 wrote:
大哥,別越扯越遠了....越講越講到改裝去....
請針對上面的大大說的原廠排名好嗎???
要說改裝真的說不完,你說的我也知道,我還到阿輝大那邊做重整過咧.......(恕刪)

這就讓其他人搞不清楚你要表達的..
這位大頭老兄不是說原廠沒那麼不勘,卻又跑去做所謂的"重整"...
美化一點叫"重整",啊不就是換油換油封...
一堆嘴巴說和實際做不一樣的人,真矛盾
電子大頭 wrote:
如果原廠品真有那麼不堪,原廠為什麼不把它"PUSH"之後再來賣給消費者??...(恕刪)


你知道送PUSH一次要多少?PUSH後的前叉要賣你多少?
你的RS前叉才買多少?
你要不要先去看一下PUSH的規模再來說會送PUSH的人有多少?
你說賽場上都是DT和MAGURA的前叉比較多,數量又是多少?

電子大頭 wrote:
再者,也不是所有選手都有人贊助阿??難不成他們不會去做品牌選擇嗎??(恕刪)


可以啊,為什麼不可以?
阿請問是誰自己用DT或MAGURA去比賽的?請舉例

電子大頭 wrote:
光用一個產品的老舊設計去否定一個品牌的排名真的實在是讓人沒說服力...(恕刪)


你說人家的排名沒有意義,那你自己的排名又是從何而來?
自我良好的感覺嗎?
williamkingdom wrote:
相信你已經知...(恕刪)

這位老兄邏輯也是很矛盾.
用重量來比優劣也是你說的,有人推薦你用SID也被你嫌.

DT前叉有限重代表強度上是有爭議的.
你也可以凹FOX往下做強度差一點的產品.
你的邏輯真是讓人覺得不知所云.
~~抓住指縫的風,就能抓住緣分~~
williamkingdom wrote:
fox之前故障率的確比DT和magura高...(恕刪)


此一說法從何而來?
DT/Magura的前叉在市面上流通的有多少?
以大部份RS前叉MCD都會漏油的情況來看,以您的看法RS的前叉又該怎麼排名?

williamkingdom wrote:
在舒適和安全來論,fox已經小輸不是嗎?...(恕刪)


請問一下FOX哪裡不安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