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mps wrote:
改這樣也用不到買C1...(恕刪)
你想表達什麼?
...... 我想表達的是, 改成這麼高檔的機私頭是要花上不少錢的,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多的預算, 既然樓主的預算是約50K, 所以應該盡量以樓主的預算作為考量, 當然如果你是要以勸敗為目的的話就另當別論!!! .......

今年的MCM不是長這樣那不然是長怎樣?
塗裝不同而已
...... 你自己都把不同點說出來了, 不然你覺得是怎樣呢!!! .......

還有, 既然是討論事情, 就好好討論嘛!! 幹麻火氣那麼大, 我們說的也是事實, 又不是憑空捏造, 就算你認為大家大家有誤解, 那你就把你認為所謂正確的事情寫出來, 結果也沒看到你澄清了什麼事情, 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那裡發火跟出言不遜的發言, 這樣並無助於事情的討論 ........

如果能像eheng 兄一樣把一些詳細的狀況向大家說明, 我想各位網兄應該都是粉歡迎的!!! ........
cybermatrix wrote:
今年的MCM不是長這樣那不然是長怎樣?
塗裝不同而已
...... 你自己都把不同點說出來了, 不然你覺得是怎樣呢!!! ....... (恕刪)
那麼您的意思是說因為塗裝不同造成共振??
可以請您說說您的高見~我願洗耳恭聽~
不要模糊我的論點~我也沒有勸敗任何人
早在您注冊之前我就說過我不喜歡勸敗
文章在這裡
我想表達MCM是一部好車~
他夠便宜~很超值..
敗就敗在因為他的便宜使很多人當他是入門車
很多人以為買了carbon的單車等級很高就不該有任何的問題
殊不知這些問題的發生點並不一定是單車本身所造成
以新款的MCM來說,問題是出在剎車並不是車架本身..
01上很多人都說一次到位~
很抱歉~我也是一步步升級而來
雖然要花更多的錢~但是我買到了經驗
這是一次到位所買不到的經驗
不是我火氣大
我發的文章從沒有用情緒字眼
請您不要"預設"我的心情
這是個公開的討論平台
任何人都可以在板規的規範下發言
如果您有更高明獨到的見解~請您發表
而不是只說"如果要買G 牌Carbon 的車架, 請不要考慮今年出的MCM D 或MCM V, 請直接上XTC 等級的." .......

小弟又跑了一趟車行看車,決定從下列這幾部挑一部車自己用,請大家回到我這個問題,給小弟意見。
1. MCM D:優點是碳纖車架,零件一般等級混裝,缺點是發生共振的可能。
2. XTC Composite 2:優點是比MCM D更新的formulaOne車架,零件大多為中等的XT級。
3. ANTHEM 1:優點是零件幾乎全車XT等級(比上述兩車都好),缺點是此車有前後避震,後避震聽說會在登山時吸收掉約20%的力量,這對我的體力是一種負擔!
4. XTC HB2:有價廉的優點,缺點當然就是零件普普囉。
5. 除上述四種G牌外,我看到SCOTT型號SCALE 40:優點是零件使用LT或XT等級,前避震使用FOX且沒有後避震符合我登山需求,缺點是我還是比較想買G牌子。
以上的優缺點都是對我的需求(河堤道和登山柏油路)來說,不見得適用於各位。請提供以上四部單車的購車或使用意見,感謝。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參考喔,畢竟如果連外觀都不是最喜歡了,零件再好也會影響你騎車的心情的。
其實C2不錯啊,跟MCM都是碳纖維,碳纖維車架的耐用度跟保養其實是見人見智的,
從我接觸單車以來,就一直聽到建議使用跟不建議使用碳纖維的兩種正反意見,
最重要的還是您是否有體驗過碳纖維車架跟其他材質車架的差異點
如果您常常走一些路況不好的路的話
我會建議買ANTHEM1,雙避震在爬坡並不會減損太多動能
如果常騎一般平整的道路,那HB2或C2都是可以考慮
看大大您列的車種,可見預算都到六萬多了,或許也可以朝自組車的方向來走
用XTC TEAM車架組的話,其他配件也許會更好喔,而且是單避震鋁車架,您可以參考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