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各位前輩的經驗與分享,讓小弟受益良多

To jsoccer:
我牽車後還沒有調整過座墊,只是先試騎一小段,剛剛對照MTB那本黃皮書調整,待會實際去騎一下

To Jalabert:
一般彎把的握把高度本來就比直把高,所以我粗淺的認知,彎把加低角度龍頭的組合跟直把加高角度龍頭的組合應該是可以調整出一樣的握把高度才對。我大多在平路騎乘,加上我個人偏好短直把,所以把手應該還是會換掉

To vardon:
我一直以為成車配的輪組都是廠編的,難道成車會配手編輪組嗎?尤其是這種不是很高價的車款。
謝謝版主及各位的經驗與分享....

我也是xtc 的擁有者.........剛開始從小折轉騎xtc 真的覺得有點趴.....
但歷經數周騎乘後就漸漸習慣.........(其間換了座墊,我身高174,S車架)

之後再從xtc進入公路車領域.......


現在夜騎騎xtc碰到逆風或爬坡總會覺的XTC不夠趴.....車子慣性也感覺較差......

個人覺得上半身三角重量的分配,腹肌的使用及不定時的改變一下上半身三角重量的分配會降低你騎車的不適.....



小折屁股先痛......XTC 背部先痛..... 公路車買的時後心先痛啦.........
So....騎車是沒有不痛的啦....^_^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
jsoccer wrote:
[前言]會寫這一篇,...(恕刪)


噴水達人 wrote:
可否請版主公佈自己的身體尺寸讓大家有個參考依據
更能了解您珍貴的心得...


公..公佈...身...身體尺寸...(羞)


身高179,跨高79。

而且我頭蠻大的,肩膀大概跟身高175的人差不多...腿長則大約跟身高170的人差不多...
chenyinjay wrote:
...SE2上一級的HB3才會用碳纖做後三角的材料吧...(恕刪)


雖說價錢是「上一級」

可是HB3跟SE2是完全不一樣的定位,至少在分類上是不一樣的.......

XTC大致可以分成三種:
[全碳纖] Advanced系列

[複合材質]Alliance系列,HB3基本上是被分在這一區(根據捷安特原廠型錄)

[全鋁]SE系列,SE2是最常被網友們所討論的,也是XTC系列最便宜的(SE-V不計在內的話)
XtC....真的是車架鋼性強說...比起M牌520真的是有差阿.....

XtC....爬山上坡有利...不會軟軟的....自己心得

長途的舒適性就不知勒...
我想SE2就是適合我這種短腿族的騎吧
我168騎16吋(S)還是會卡蛋..
我又不想買更小的..看起還很沒氣勢

上半身比例較長所以我覺得還不是很趴的感覺
小弟是SE2 18"車架車主 騎乘公里數約400KM 新手中的新手 大約都是夜騎30-60km. 主要都是騎關西 石門 大溪 鶯歌等路段...說真的手麻 脖子酸 彈跳明顯都會發生 但是依舊不減我對SE2在爬坡的熱愛...同事Yukon 小瓜都騎過...在爬坡的表現SE2真是沒話說...也打算用這輛SE2去環島...先用它來個花東行吧 哈哈哈...用它來享受爬坡的樂趣是愉快的 呼吸與踩踏的協調一致性...是心裡的一部協奏曲....非常感謝各位大大分享SE2各項性能的分析 收益非淺啊
jsoccer wrote:
公..公佈...身....(恕刪)

呃......
所以版主扣掉頭比較大的話
算是175公分,但是腿又跟170的差不多79公分
所以是尺寸上來說您的上半身比一般身高175公分來得長...
可否將臂長等尺寸一併公開,擇偶條件也可以一起公開....
因為整天看公路車版都在討論FITTING
登山車好像都是看身高還有跨高較多...
還是登山車不用其他資訊(如臂長,腿長...等)?
且登山車幾乎很多人推薦尺寸感覺都是較為偏大再改短龍頭...
較少人改長龍頭,是因為怕失去操控性嗎?
我以前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
我個人是覺得還好.....不太會感覺到"龍頭好遠"的狀況
可能是我的手長在身體比例方面剛好比較長....

根據後來買公路車FIITING時的資料~也順便量了一下
我身高173CM,雙臂展開是177CM,可能因此不會感到龍頭好遠吧~~

其實就算是很難騎....也還是騎了一萬公里了,整體來說我還是給他打高分的一輛車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