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車手把長度(小跳一下)

picassorfc wrote:
我滿好奇的是tran...(恕刪)



你們都猜錯了 cc 大是把做管拆掉 !!




( 純屬個人猜測 ) 猜錯...











就算拉
這位大大應該沒騎過公路車吧一一~

公路車在抽車時都是握握把最外圍或下把~不會去握上把

握上把在抽車時會讓車子重心不穩~而且也沒辦法搖車
我是先擁有公路車藍隼...
壓過的路已經超過兩萬公里...
再擁有登山車犬師壓過的路也已經超過兩萬多公里...
我不是選手都是輕鬆悠閒騎比較多...
不過我喜歡瞭解差異比對差異...

抽車可以分好幾種...
重踩抽車需拉把...
Q踩抽車並不一定需要拉把...
以踩踏勾拉車身自然左右晃動...
踩踏的頻率越穩越順暢...
前提是上半身是鬆的不是以手來支撐上半身...
用手支撐會變成推把的動作...
感覺上順暢度會下降
Q踩迴轉速越快拉把程度會越低...

跑車有煞變把下把...
登山車有牛角輔助把...
這應該是很基本的常識吧!
我使用的手握沒有牛角卻有牛角的功能...
我真不瞭解為何握登山車手握無法抽車...

士林壩前方有一溪底便道是給砂石車通行的...
有些路況不錯有些路況不好...
今天打聽了一下可以下到火燄山下...
不過有很多關卡保全看守...
只給砂石車通行...



對於有距離的泥濘地無論騎什麼車...
可以不下馬的可以稱之為神人...
我有比對了一下並不是輪胎越大手把越長就越穩...
輪胎越大阻力越大越是騎不動...
CaseyChao wrote:
我是先擁有公路車藍隼...(恕刪)



有些分析看來蠻有道理 ~~ 但是最後一句是輪胎越大阻力越大越是騎不動...跟你的標題登山車手把長度有什麼關係??你沒有比對手把長度在那樣的路況有什麼好處和壞處!!??請版大可否也說明一下~~~
金屬機械人創作 HENRY'S ROBOTS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Henrys-Robots/741478905
一種情況會有很多面向...
一路騎來感覺越是有困難度的騎乘
除了基本平衡外...
任何狀況需要時能夠輕易的做出平衡動作...
騎乘會是越順暢...
開版分享短手把體驗比對時...
就先一再強調多操控平衡的重要...
有助於提升騎乘的順暢舒適度...
這是由感而發...

{{{對於有距離的泥濘地無論騎什麼車...
可以不下馬的可以稱之為神人...
我有比對了一下並不是輪胎越大手把越長就越穩...
輪胎越大阻力越大越是騎不動...}}}

輪胎大相對抓地力大滾動阻力也相對大...
需要轉動手把時的力道也需要大...
這是常態...
此時長把比短把可以用比較小的力道來轉動前輪...

越是有速度的騎乘轉向...
轉動把手的機會也會越小...
這是常態...

然手把多長/輪胎多大適合...
需要整合騎乘環境人車基本設定...

以有距離的泥濘地或軟沙地...
這樣的路況與車把長短的關係...
我比對後...
此時平衡能力比手把長度來的重要...
因為當平衡好時...
在可踩動前進時...
還有辦法以非常低的速度前進...
不過如果是比賽...
扛著跑會是比較有利的...
由捷安特杯大甲越野賽有一段路面...
騎的不多跑得比較快...
可以簡單的看出...

換個簡單的說法...
目前我定杆平衡只能兩三秒...
這時候我以長把或短把騎乘...
進入這樣的路況一樣是下馬...
CaseyChao wrote:
一種情況會有很多面向...(恕刪)

請問這種設定方式,失誤性會增加嗎(急診室床位有VIP嗎)
因為這種設定真的不適合騎在石頭路面上
當狀態越來越好時,就是代表要失誤了
我的騎乘分享是休閒林道中上下騎...
這應該是一提再提的範圍...
並不是純下坡的騎乘或林道中快速騎乘分享...

以鵝卵石路面實際騎乘體驗比對...


坡度不大的鵝卵石路徑...
往上騎或往下騎尋比較優的騎乘車輪路徑...
控制在適度的速度下...
長短把並無明顯差異...
簡單的說同樣的車輪路徑...
我用短把會下車用牽的或下馬的情況...
是跟目前短把差不是很多...

大一點的坡度車輪路徑又不佳時...
無論往上騎或往下騎速度會更慢...
用牽的機會更多...

鵝卵石路面以同樣條件...
單就以速度快或慢來說...
速度快可以比較滑順過...
如失誤是會噴出去我一把老骨頭又沒有護具...
速度還是能慢則慢...
下鵝卵石路面速度慢會比較不順...
失誤是前輪會卡住...
以我目前的騎乘模式都是慢所以卡住就下馬...








CaseyChao wrote:
我的騎乘分享是休閒林道中上下騎...
這應該是一提再提的範圍...
並不是純下坡的騎乘或林道中快速騎乘分享...


我不懂甚麼叫"休閒林道中上下騎" "純下坡的騎乘".........

小弟的經驗體認到有些路況

例如CC大所PO的鹅卵石路面

太慢反而會容易出事

還是CC大您的"休閒上下騎"是只用牽車的 人在腳踏車"上上下下"

還可以"左左右右" 是吧??







其實他想表達的是
裝了超短手把之後遇到OFF ROAD全部都用牽的
就這麼簡單!!
月球正以約每年3公分的速度遠離地球
CC大的車輛設定
騎姿太緊張
與林道輕鬆慢慢騎扯不上邊

建議你試試把坐墊放低, 低到坐在座墊上. 雙腳腳掌可以輕鬆碰地
龍頭改短到45mm甚至40
林道騎乘, 重心放低的"穩定性"
好過在這邊跟車友講一百個字
接下來試著改回580標準把, 660寬把, 720超寬把
雖然無關競速, 不談效率
讓身體整個放鬆來迎風, 比較能享受到騎車的快樂

你設計的產品是要讓騎車變快樂, 還是騎車像戰鬥?

ps.
都是台中人, 在下託人組的x姊號可以借你試試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