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I"被稱為登山車界的勞斯萊斯,車主們,來秀一下您們的愛車吧!!

k82469913 wrote:
...在討論下去也是...(恕刪)

我認同大大所說的 當然一個東西賣的貴一定有他的原因 值不值得當然看個人 我只是看不慣崇洋媚外的心態 德國人叫工匠 慢慢做的東西叫工藝品...台灣人就叫黑手...大量生產被人嫌...你抱怨台灣不出好東西 問題其實就在你自己本身....你有沒有尊重過台灣的技術人員?
Bruce815 wrote:
被稱為登山車界的勞斯萊斯不是由於價錢!!
而是標榜"手工"打造的精細度!!...(恕刪)


我想這才是版大的重點吧

何必一直以價錢來論定

物品有價...感覺無價的啦

重要的是騎車的心態囉

看文本來就是多了解一些沒聽過或不知道的知識

一味的在配備或腳力哪個重要討論是沒結果的吧

小弟淺見..還望海涵
chenshen wrote:
我想這才是版大的重點...(恕刪)

不好意思 看漏文 自刪~~~
gavinchen0526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 大家...(恕刪)


因為屬於OFFROAD在用的車架,所以對"剛性,強度"的要求要比對"重量"的要求來得重要!!


因此使用這個TFR車架,你絕對不會去配一個SID的前叉,這樣是很沒有意義的!!

然後由於是內變速系統,因此後避震系統可以用單轉點的,以達到最好的避震效果,而不會有踏板回擊現象,或是為了踩踏效率等問題,而需要用到複雜的連桿系統(例如VPP,Horst link.......等)!!
也因此強度可以比多連桿系統的更強!!

而內變速系統跟一般傳統的傳動系統比起來,維護率低(連上油都不需要呀!!),免保養,不怕摔(傳統的摔到後變就完囉@@),變速迅速(免踩踏即可變速)........等優點!!

缺點就是重量比較重,不過NICOLAI也在今年發表更輕量化的內變速囉!!!
以及要把內變速箱裝在車架上的技術性比較高!!
這也是他比較貴的原因!!



所以你可以這麼說:

好車架配上不適合的配備(以前叉為例),玩到最後,前叉會先斷掉!!
不好(或是不適合其用途)的車架配上很好的前叉,結果是車架先斷!!
不好(或是不適合其用途)的車架,配上不合適的前叉,結果不用說了吧???


以上都是不樂見的!!


而高手騎不合適的車子,在別人眼中他還是高手!!
高手騎好車,他更可以發揮車子的性能,使成績更上一層樓!

低手(像我就是)騎到不合適的車子,只會摔得更慘,更容易受傷!
而騎好一點車子(至少不用怕車架會斷裂,前叉會噴油爆缸折斷.....),可以讓我更有安全感,更享受騎乘的樂趣!!

當然了,其中還包含車架角度的問題(會影響個人騎乘的感受,操控性),後避震系統槓桿比的設計,BB的高低..............等等一堆問題!!


另外,我可沒說台灣的東西就不好喔!!
我就在水果車隊發表過台灣的產品很好的文章,甚至比些歐洲大廠好的文章而被公幹呢!!
您可以自己去查查看^^
就是爛蘋果車隊啦!!居然規定不准在他們的版上提到任何其他車隊的名子???這是什麼爛規定??跟版主說這樣不合理,居然還回我說:"沒有人在別人家拉客人的!!".......這是什麼歪理??然後就把我降級??還說是我意識型態作祟??怯~~還說什麼以推廣單車運動自豪.........=.= " 是呀!!是推廣成台灣只能有爛蘋果車隊,其他車對通通只能附屬旗下,要不然連提都不能提啦!!

那篇的重點是:

一樣的車架是台灣生產的,然後運到國外組裝或塗裝的!
然後再賣回台灣,產地卻寫的是國外!
而賣價卻是在台灣組裝或塗裝的好幾倍!!
差的只是品牌不同.......

即使是車架形式不同,但是做工,焊工,製程一模一樣!!
但掛上國外品牌卻賣得很貴!!

我個人是不認為買到這樣的車是值得的!!

但是公幹我的人,卻說了一些"品牌"的理由,什麼車架價值就是不一樣啦,比較有保障啦,設計就是不同啦,安裝的精細度不是台灣能比的.........等等的廢話!!


至於台灣的品牌,因為台灣的品牌是國人對自己沒有信心,要不然品質其實是很棒的!!

再次強調!!台灣製的車子品質是很不錯的!!
至少我認為在量產上的品質是世界上屬一屬二的!!
缺的真的就是那種慢慢以手工製造的廠商!!
而這種手工製造的細膩產品甚至可以說是國外那些世界名廠的基石!!
這也是台灣廠商該檢討的地方喔@@
也期待有台灣能有以手工的品質站上國際舞台的廠商出現呀!!!!(或許有,只是我孤陋寡聞吧!)


所以我個人就是認為:

1)你可以買台灣製的國外品牌,然後自豪的說:"就是看上他是台灣製的才買的"!!
2)同樣有代工,也同時出自己品牌車架的公司工廠,何不給他一個機會買國人自己品牌的產品!!
3)真要買國外品牌的車子,就要確定真的是在國外製成的的,而且東西至少不能輸台灣,才有那個價值!!
也才不會被人看笑話!!也才不會公幹別人..............(指的就是被公幹的我)


至少NICOLAI的車架就是符合第3點!

當然,我相信台灣有能力可以做出比NICOLAI還要好的車架,也有能力可以做到更好的焊接功夫,但是售價我想也不會比NICOLAI還便宜吧???

畢竟是一分錢一分貨呀!!
至於C/P值的高低,是個人的認定的問題,也不用討論了吧?
Bruce815 wrote:
asahichang...(恕刪)


每一台車每都可以很棒100分,每一個人都可以很屌100分,每年都有各國中的第一名男生進入建中,集合一群第一名的班級中考完試,那會有一個第一名也會有一個最後一名!我喜歡單車更喜歡研究單車,焊道是一門學問也是我看車選車的重要選項,我有台灣燒製車架、日本燒製車架、美國燒製車架、德國燒製車架、義大利燒製車架、波蘭燒製車架、大陸燒製車架、越南燒製車架、比利時燒製車架、法國燒製車架........對我來說他們每一台都是第一名,就如同建國中學或體育學院一樣,有興趣車友來我會讓他帶著滿意的答案回家,西方哲人蘇格拉底說過“當事實與真理只有一個的時候一切不需要爭辯”!
因系統忙碌, 儲存文章需要較多時間, 送出文章時請耐心等候!
插一點話....
說真的
要保固誰不會保?
捷安特五年
Banshee十年
24終身
Easton的碳纖下坡把也保終身
還有一些阿里不達的小牌車架也保終身
Nicolai賣那種價錢才保五年已經太小氣了
保幾年是一回事
有能力把車騎到送保固才是真的一回事
要把車玩斷還不難
敢亂飛沒有車是不會爛的
看敢不敢而已
Nicolai的車我也試騎過
講實在的也沒有那麼神
能量損失該有的全部都在
內變系統也沒辦法像一般外掛變速器一樣
能在各種奇奇怪怪的狀況下硬催換檔
(有自我保護裝置)
而焊接做那樣、CNC像不用錢一樣的到處削
是否只是提供了太多餘的強度也難說
畢竟鋁合金發展到現在
斷焊道的狀況已經少很多了
而且真的常常把車騎斷的人又再哪?
那個人是Nicolai的死忠擁護者嗎?
我想不一定是....


那買Nicolai的價值在哪裡?
很簡單
因為它的料和工真的有值那個錢
畢竟它不是變相的賺取暴利
雖然車賣的貴
但他們也的確很費工的下去做
也許做了是多餘
但至少東西還是在上面沒有被偷工減料偷掉
沒有不當獲利當然也就沒有不能去買的理由
就看買的人自己覺得這樣花划不划算囉....
我要再說一點的是
每個國家或每個人都有他驕傲的一面
我每次玩魔獸連線到歐洲
他們都會問from?
德國人都好像有種種族優越感
但他若太肉腳
我都會狠狠的幹醮
德國有些製品不錯
但我不相信全部
只希望國人不要有外國月亮較圓的自我矮化意識
而去助長他國的種族優越氣焰




由於一位高四生對單車的熱情,引領我進入浩瀚網路單車世界,借由網路我認識許多車友也學習到不少知識,伴隨著時光流逝那位對單車熱情的國四生不見了?但是他面對問題健康正確觀念卻一直留在我心裏,

樓主提出個人對NICOLAI看法,這是一個正面可以討論的話題,我也是一個NICOLAI的車主,雖然我的車型已經老到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但依然不會改變我對他的熱愛,雖然我最近沉迷在老鋼管車味道裏,當然我不會說老鋼管車比現代科技產物好騎,但個人喜好是主觀的看法不能強求他人順從,面對事情總有一體兩面的思考邏輯,我們可以從樂觀去討論,當然也有權力拿悲觀作批判。

對於下列好友AZ大發言我有一點不同的看法.....雖然我佩服他有故意摔斷門牙毀容的所謂勇氣!

“保幾年是一回事
有能力把車騎到送保固才是真的一回事
要把車玩斷還不難
敢亂飛沒有車是不會爛的
看敢不敢而已”

除了單車以外我還喜歡打壘球,幾年前AZ大曾來球場探望我,為了歡迎他的到來我打一隻場外全壘打歡迎他,經過這些年我慢慢感覺全壘打牆變高了,距離也跟著眼睛老花而模糊不清,但是熱愛棒壘球的人都知道,全壘打需要一點天賦跟不斷努力,我要講的是每一根木棒都有一定的壽命,這跟單車一樣!每一根木棒因重量與角度造型而有不同的役命,這也跟單車一樣!

“會不會打球是一回事
有能力把球送到大牆外才是真的一回事
要把木棒打斷不難
敢亂打沒有木棒是不會斷的
看敢不敢而已”

真的是這樣嗎?

從一根斷棒可以看出打擊者會不會打球!要讓一根職業選手用的木棒斷不需要一隻蠻牛,只要把正確握法轉一點角度然後揮擊,就算是名牌昂貴木棒也一定應聲而斷,我一向珍惜己努力賺錢換來的一切,我每打斷一隻球棒一定要知道他斷的理由,然後去修正自己揮棒的軌跡,如果我想故意的去弄斷木棒~十次揮擊最少可以斷六根木棒,但我決不會允許自己這麼作!因為那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我相信沒有一位“熱愛”棒球的選手會如此作,其實單車也一樣!這是我跟AZ大不同的看法。

說到了“熱愛”!那位對單車有健康正確觀念的高四生不知道跑那裏去?
asahi老大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想強調的主題是
"騎車的能力"
會騎的人騎什麼車都不會爛
不會騎的人騎什麼車都會爛
但是會騎的人也可以很輕易的把車騎爛
不會騎的人也很難隨隨便便就把車騎爛
把車會不會斷掛在嘴邊的人很多
但在他敢去騎的地型下
就算騎的是一般品牌的車
真的會斷嗎?
真的會因為一般品牌設計不好而失控翻車嗎?
答案是"不見得"
這就是所謂"用不用的到"的問題了


最近
一些強調重口味的車型
在使用的衝程等規格和強度的要求不斷的在"回溯"
(ex:24的 Toy5,Marzocchi 08年的DJ前叉,以及所有標榜"Slopestyle"使用的車型)
但國際上的選手使用這些車反而越飛越大
甚至超過一些九吋十吋下坡車在飛的程度
我自己是叫這樣的狀況叫"檢討風"
自己最近幾年也是不斷的在檢討
"真的用得到嗎?"
而接觸了許多"檢討"之後的東西
發現的確是如此....
現在我的車前叉衝程只有80mm
束管也不像前幾年Marzocchi的厚得那麼誇張
車架是單避震車架
但這樣的搭配下
我飛的落差比以前用下坡車時飛的還大
(平對平2m,Stair Gap8X12階,這些是我騎下坡車時完全不敢想像的)
甚至還能利用車重優勢
在飛落差的途中做動作
這時我才發現原本我要求的太多了
以為下坡只有雙避能跑
落差只有DH車才能飛
但事實上是夠用就好....
而夠用之後
其他剩下來的東西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例如我預計要在明年進行的"街道環島計畫"
如果不是使用輕巧的單避震車或短衝程的雙避震車
成行的難度恐怕會加倍
以前
街道車這類的Freeride車型是買不起下坡車的人的小玩具
現在
這類的Freeride車種變成領導技術極限的主力


再來還有一點
就是什麼是"亂騎"?
最近接觸了很多國外的影片後
發現"亂騎"這兩個字的訂義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因為現在Freeride的玩法越來越多
口味越玩越大
在像Darren Berrecloth,Aaron Chase,Cam Mccaul這些人的領導下
一堆以往被認為"不可能"還有"傷車"的動作
像用護盤卡竿
用下坡車玩U板
用單避震飛大落差
轉體飛落差
或是像BMX一樣的轉把等等動作
現在反而成為許多人爭相學習的玩法
各大廠也搶著為了這些玩法推出專用車
當年的亂來....變成現在的主流
這就是現今Extreme Freeride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素:
做任何你覺得能做的
玩車方法的進步
讓一切不再只有一二三壘安打或全壘打這樣的選擇
大棒一揮
飛出去的球也可以在空中轉彎畫出變化球才有的曲線
擊中球不再只有跑上壘包才有意義
欣賞球在空中的曲線也變得很有看頭
也許這樣很容易把棒子打斷
但這就是突破的所在
當年追尋正規UCI Racing玩法的高四生的確已經不在了
因為他想試試更多的可能性
ts080 wrote:
asahi老大可能誤...(恕刪)


其實可以用就好,或適用性的問題,是見仁見智的!!

或許你技術好,用單避震車就可以了!

而我技術爛,所以我需要強度高,長行程的雙避震車.........來保護我自己!
那是我個人的問題吧??


再說,世界上有哪個東西的設計是剛剛好夠用的設計或是產品??

舉汽車為例好了!!

明明台灣的道路最高限速只有120km/h,那什麼幾乎無論國產或是進口的車輛全都可以開超過120km/h以上??
何不乾脆只生產或是進口最多只能開到120的車子就好??

很簡單!
這是一個保險的作法,唯有如此你才能安心的開車,而不用擔心萬一需要用到時,會沒得用!!


我的單車也是這樣子的!

一次就好,只要一次在緊急的時候他不會斷裂(雖然你不知道,是在哪一次用別的車架會斷,而用NICOLAI的時候沒斷),能使我保住一命!!

那麼,我就覺得買這車架所花的錢是值得的!!


其實有許多人就是因為仗著技術夠好了,於是保護自己的動作也少了!
該穿的謢具,該戴的安全帽,就不再戴了!!

偏偏又用了不合適的車架,提高了摔車的機率!!

於是結果就是讓家人傷心難過!!

更造成許多人對OFFROAD這種運動的誤解....................


你覺得夠用就好的定律是對的嗎??


就是因為如你前面所說的"不見得",
所以我有權選擇我認為最好的,來保護我自己,來讓我快樂的騎車!!
既然這輛車又不是偷也不是搶來的!!
別人有何批評的資格??

甚至在"公路車"版上所發表的公路車,比我貴的一大堆,怎麼就沒人批評??
高價公路車的c/p值不是更低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