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回家再路上看到一個國中小朋友, 騎著一台Giant 雙避鎮車種.
神奇的是這個雙避震車種怎麼看都不是便宜車.
上面寫著Giant Warp.
上網查詢似乎是土坡車種.
請問這種土坡車種跟XC/AM車種差異在哪?
他主要的focus有何不同. 拿這種車子來跑一般的林道, off-road會有什麼問題?
還請高手指教. 討論討論.
ps:到現在還是分不太出便宜的雙避震跟昂貴的雙避震有何不同.
為何因為設計的不同有的會吸收踩踏力量有的卻不會. (當然價格也差很多).

請問這種土坡車種跟XC/AM車種差異在哪?
他主要的focus有何不同.
土坡車通常都只有80mm左右的前避振,大多都不具備後避振
這種車種的設計主要應該是設計來"土坡"用的
何謂土坡?顧名思義,有許多上上下下像是洗衣版的地形,都是人造的地形居多
要求是"競速",自然就需要靠身體來當"人肉避振器",以減少力量損耗

拿這種車子來跑一般的林道, off-road會有什麼問題
只要力量收的好,練成鐵屁屁神功,自然無大礙

但跟一般26吋的車車比起來,輪胎小了點,遇到障礙物自然較辛苦

ps:到現在還是分不太出便宜的雙避震跟昂貴的雙避震有何不同.
為何因為設計的不同有的會吸收踩踏力量有的卻不會. (當然價格也差很多).
這就牽扯到了物理裡面的力學了

單車狂熱
轉載自"單車狂熱"
這網佔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喔!!
還有請各位大大允予指教

有些有前避震,有些沒有
土坡車比賽場地幾乎都是人工整理過,路面比起郊外的越野路面來說算是良好的
土坡賽就像機車的motocross,要求的是競速跟操控
比較沒有機會讓車手「座」在座墊上踩踏,大部分都是飛飛跳跳,同時車架比較小
土坡車從20-26吋都有
拿來到野外越野的話,車手能力好當然是沒差(洋人還不一堆在林道裡飛飛落落)
要是沒啥經驗、體力、操控都不是很熟
土坡車在碎石、礫石路面可是不怎麼好控制
上坡騎起來也累,幾何角度比較適合讓你一直孤輪、兔跳、空中飛人的動作
長途林道騎起來應該會累到爆炸
個人建議如果在非整理過的林道、越野路面騎乘,不是買台前避震MTB慢慢騎
就是花多一點錢買個有效果的前後避震車
國外的影片拍的都很熱血,除了RedBull或者是國外著名的幾個陣亡率很高的Bikepark外
大部分的場地都是整理過的,路面沒有詭異大顆的石頭,沒有突然的落差溝隙,也不會有檔在中間的樹枝
更難看到台灣常見的鵝卵石路面
這種路騎車,大概只有DH才比較能夠安心吧~XD
廉價的雙避震跟高價的
扣除掉避震器之外,車廠在賣的都是連桿的設計
好的設計可以盡可能的降低踩踏的影響,卻又不失避震的效果
爛的設計就是盡可能的用掉你踩踏的力量,不給你避震的效果

不過樓主大概是指這種的吧?
圖片來自 如何進入單車世界.金額篇 - 捷安特 Together 戶外休閒生活館 -南屯店 - Yahoo!奇摩部落格:
早安, Guten morgen, Boujour, Hello, and 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