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下坡車,有一陣子很流行前輪26吋,後輪24吋。這樣設定,重心偏後方,在下坡的時候,可以保留重心。且因為後輪小,車手把的相對位置會比較高,陡下坡車頭不會這麼低。早年大概快20年前吧~因為前叉的行程沒有這麼長,車頭不夠高,所以用小尺寸的後輪,去調整車子前後的角度。這種後輪較小的玩法,我已經很久沒看過了。這台車是第一代的GIANT TRANCE,後避震4.2吋。重是重了點,但貼地性和側向剛性都不錯。看了一下輪胎,也不是什麼大顆粒的越野車胎。我自己的猜想,因為第一代TRANCE的角度,車頭只比一般XC車高一點。(林道車TRIAL車的設定)所以用以前的老招,換小尺寸後輪。但看零件配置,我覺得這車是要用來飛土坡用,有點街車或是土坡車的味道。chenweikiang wrote:後輪改小輪+SGS超長腿後變屬於攻上坡的設定 後輪改小,重心整個往後,車頭變高,這個絕對是下坡設定。沒有人可以在重心往後,車頭高的狀況下,獲得好的上坡能力。要上坡好爬,前輪改小,車手把壓低,這才有可能。輕齒比,大概是用來做招時,比較好踩吧。bbstop33 wrote:我記得前低後高,就是低風阻、下坡制動性好、也好操控但前高後低,除了爬坡輕快的優點之外...好像沒有其他優點了吧?? 前高後低,重心往後,真的和爬坡輕外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改造也太特別了 = =+真的沒看過後輪改那麼小的。。。是一個騎哈雷的姿勢概念嗎 xD (誤我身邊大部分朋友都是前低後高的居多。。。比如去環島的朋友是配KAISH EAGLE前38後58這樣真的還沒看過前高後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