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騎過TCR Ad車系也騎過別種車的車友

會覺得TCD Ad平路速度維持比較辛苦嗎?
不要想太多,整台車慣性最大的是你啊.XD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平路的速度維持與輪組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40km/h下,風阻佔80%的阻力,車子全體站1/3的風阻,其中以輪組為最,
但是別忘了人的風阻是2/3,光是上下把位就有25%的差異,所以低風阻的姿勢
會是最有效率的"改裝"。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找個假期安排旅遊行程,例如日月潭,然後租一台來騎看看比較準!
不然在01你的判斷力要很好才能分辨哪些是LDS哪些是真心的回覆!
歡迎參觀我的xuite網路日誌 http://blog.xuite.net/tommy671122/Blog

unicafe wrote:
平路的速度維持與輪組...(恕刪)


以Great Wheel Test 2008的測試資料來看,R-sys跟Zipp 808在
50km/h下面的瓦數差異是18.3w,

http://bikecalculator.com/wattsMetric.html
引用一下這個網站的簡單計算,體重70kg以50km/h速度前進
煞變把位的輸出約685w

改Drop Bar就只有剩下540w...Aerobar更是只有429w,姿勢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目前我騎過兩台車,輪組一樣是跑零,
都沒裝碼表,所以沒辦法明確說出速度範圍
覺得TCR Ad

優點:
車架比較硬,加速反應比較直接,爬坡比較好,

缺點:
下坡較不安定(或是說靈活?)比較恐怖,
平地中高速再加速比較吃力,速度維持也比較吃力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Lionlin wrote:
以Great Whe...(恕刪)

那個網站也有測輪胎滾動阻力
時速30的時候. 根據輪胎的不同有25~50w的滾動阻力
50的話應該差不多加倍吧 (基本上是線性的)
調整"騎姿"儘可能的消除上半身風阻,最後就剩腿部肌耐力。(長途巡航和短距離騎乘的座艙設定是不同的)
人的能量決定於車的力量 能量不夠什麼都不用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