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x wrote:有人送了小弟一台3鐵...(恕刪) 鐵三車的坐管是76~78度,公路車是73~74度鐵三車整個前傾的姿勢,重量靠手肘支撐,如果換成彎把,你的上身重量就靠手臂支持,會很累的。不要小看3~5度坐管角的差別,這等於是跨了車界。
dhlenny wrote :鐵三車的坐管是76~78度,公路車是73~74度鐵三車整個前傾的姿勢,重量靠手肘支撐,如果換成彎把,你的上身重量就靠手臂支持,會很累的。不要小看3~5度坐管角的差別,這等於是跨了車界。...(恕刪) 簡單來說,你只能用超人的飛行姿式來騎車。
elitex wrote:有人送了小弟一台3鐵...(恕刪) 我的三鐵幾何鋼管車也裝彎把…如趴騎機會少希望變速反應快的話就改…要比較注意接手的車的尺寸合不合…座墊手把位差會不會太大…如須要變更的是否只有彎把…那就簡單了…三鐵計時車中管角度大的好處蠻多的…上坡比較好出力…重心落在腳上時相對於車架重心是越後面…同上管長車頭往前延伸不容易打腳…後下叉短相對後三角剛性比較高…踩踏力道損失小…
IF... wrote:會更難騎嗎?我是不覺...(恕刪) 那是因為有aero bar的緣故,計時車重心整個往前拋,沒有aero bar根本只能騎短距離,彎把上把位等同於basebar,所以會沒有差別。個人前壹台車設定落差:上把位15cm,先前裝彎把,下把位落差達到28cm之多。現在只設定在上把位13cm,墊子10cm,順順騎反而比較快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