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苗栗練五宮時,地面濕滑、有落葉、碎石!
第一次騎彎把公路車(約25天;但之前平把騎了8個月)就來這試車,上坡時還好,慢慢騎;下坡卻有大問題!!!
全套105,車友說煞車制動力已經很好了!但,時速過35km,心理障礙就來了,食中無名指一直點煞車!但感覺車速沒慢下來!
一直覺得過彎會翻車!以前用V夾,輕輕一點,車速有感變慢,35-40km時速感覺可以駕馭單車;現在完全不行了,時速35km(視覺,完全沒時間看馬表),感覺好像快50km!一直點煞車,好幾次後車輪已經在滑行!過程中,有兩次下坡跳車來減速!(沒上卡)
之前下坡是最最最快樂的;但.....騎彎把公路車第一次下坡讓我這樣....害怕!

請問,
彎把公路車下坡時,上下半身坐姿、雙手握姿、手指如何搭上煞車把(覺得手指頭太短,但車行老闆說不會)、煞車方法、時機?
請盡量詳述過程,或學習中會遇到的問題!

謝謝!

公路車菜鳥

sorry,好像放錯版了!
像仙山這樣長距離陡下坡,注定要長時間高速下降的時候~
我一般都會固定握下把,下坡可以更加穩定車身,讓下坡的巡行速度可以提高許多
再來就是後輪剎車(右手),握下把掛在剎車桿上,隨時調整車速!...
但像仙山這樣的陡下坡,我下來幾乎是全程剎車沒有放掉過!
但滑行5~分鐘左右,會停到路邊去,讓輪框散熱,降溫後在繼續下降!...

第一次摸框,真的被燙出水泡@@~沒事不要亂摸!!~~
再幫補一個~~下坡煞車時候,屁股離開座墊往後
會穩一點
BKS wrote:
像仙山這樣長距離陡...(恕刪)
不要愛我~~我會傷了你的心
下坡,屁股朝後坐,一般手在下把位,上把位也可以。
剎車,是先前剎,再后剎,交替點剎,可以控制速度。
剎車一定要優先使用前剎。
急剎前,需要手臂伸直用上力量,屁股靠後座。
exsam1003 wrote:
參加苗栗練五宮時,...(恕刪)

其實不是手指太短,是變把角度太高,你可以拍張照片來看
一般車行給新手的車子,變把角度都會調高這樣騎乘時可以不用太趴
缺點就是握下把時,煞把會離握把比較遠,以至於手指很難勾到煞把(還有就是調低感覺比較殺)
我也是剛牽車三個多月,看了別人的車總覺得自己的車手把怪怪的(其實去車行看高階車跟入門車就會發現了)
後來開始練握下把剎車才悟出此道理!!!(本來以為是車手把太大,要換小一號,後來也省下來了)
另外公路車下坡剎車是以前輪為主,因為當你下坡剎車時重心在前面,前輪抓地力會比後輪強
所以正確剎車方法是握下把重心放低,盡量往後坐,剎車前七後三的力道點放

http://www.android4tw.com/?fromuid=5565
exsam1003 wrote:
,食中無名指一直點煞車!


會用這三指煞車,完全代表你是用上把位煞車!下坡會要命的!

腕力再強,五公里的長下坡也足夠讓你的手酸麻到失去靈活度!

長下坡只有一種煞車方法!就是下把位的煞車!所有選手都是這樣煞車的!只需要食指或食指和中指。

當然我們不像他們必需騎到五六十公里的時速!但下把位的煞車力距最大!最省力!

重心當然也最好!但不習慣的話就要多練習!為了安全是必要的!

再來!平時習慣握上把位騎車的車友,有九成把煞車的間距調整到很小!

c夾上有個調整鈕,下坡時要調大一點!握下把位時輕輕含住煞車,卻不會讓煞車塊和輪框接觸!

而這樣握下把位才能把在正確的位置,而且能久握!調整一下煞車線,練習一下吧!



exsam1003 wrote:
參加苗栗練五宮時,...(恕刪)

小弟有幾個切身經驗,可與您分享:
1、 C夾煞車比較像是減速,您可能要多學習與V夾的差異
2、抓下把煞車施力絕對比上把輕鬆
3、煞車力道不足,或許您的煞車皮,該清潔or該換個牌子
4、輪胎品牌跟煞車效能有絕對關係,輪胎寬度也有差異

單車生活、義大利老車改造一起熱鬧中https://ibikeeric.blogspot.com/
個人經驗~
因為小弟在下坡摔過一次(煞車後輪胎打滑)
我就換過抓地力比較好的胎(米其林 4)
整個路感差很多~
還有煞車皮~

煞車感覺會穩一點~
下坡一些建議請參考!
1.下坡比上坡重要,一定要專心,用好些的剎車皮是值得的。
2.屁股是含在座墊上(非坐),重心在膝蓋以下。
3.屁股往座墊後面些。
4.左彎時,重心偏右。右彎時,重心偏左。
5.儘量握下把,用食指和中指扣剎把。
6.前後剎約7:3或6:4,為防過熱,不要屎按到底,偶而鬆放採快速點剎模式(如汽車ABS原理)
7.下坡慢,平安快樂回家。
8.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是擦淨車框與剎車皮磨擦處。
請問:
這樣算握不到嗎?食中指只能搭到煞車側邊...




是可以煞車,但是虎口要緊靠上面!我覺得握的很不....食中指要往前搭才能按煞車,可是真的比握上把好,這樣比較煞得住!

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