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很多公路車的全車照,座墊高度都遠高於把手,這樣比較好騎嗎?還是只為了拍照美觀呢?

座墊和把手的相對高度
文章關鍵字
小弟我因為車架稍大 腿又不夠長
所以坐墊稍微高於龍頭那麼一點點(5公分內)
其實最主要還是看個人試騎的結果
照片僅供參考
如果以這張圖片來看
騎乘者因該會騎的很趴
看電視比賽的選手
好像幾乎都是這樣
我自己因該無法騎這麼趴
為了拍照美觀,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失敗為成功之母
座墊的高度絕對不是為了想耍帥而調高的
將座墊調整至「腳踏板,踩到底時,膝蓋正好打直」 好讓雙腿於運動時得以得到完全的伸張 這也是最騎乘之時最舒適的姿勢...
通常將座墊調整至此舒適狀態時 座墊看起來就差不多這麼高了。
樓上這樣弄會太高喔,我比較喜歡先調整一個標準值之後作微調.

胯長*0.885+卡踏與軸心的間距.

我現在騎的平把車也是有5CM以上的高低差.
(龍頭是有點短...不過是老媽的車就沒有特別調整了.)
60km的連續騎乘沒有特別的地方有任何酸痛.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看個人的情況吧!
我的設定





我的下把和坐墊的落差蠻大的,近35cm......
collin chen
可是我看過有書寫著

"一般騎乘者,座墊與手把同高為宜,會比較舒適"
如果為配合腳長把坐墊調高導致超過手把,則手把也應增高

"如是競賽選手,設定不同,座高一定會高於手把高"

我現在的坐墊就只比把手高一點點
如果以長途騎乘的舒適度來看,座墊和把手的高低差是多還是少比較好?

也許是我的腿太短,依照書上指導的方式調整後,座墊和把手才差不多等高,真要把座墊調那麼高,大概會踩不到踏板吧。

k6668 wrote:
如果以長途騎乘的舒適...(恕刪)


只要前叉頭睕拿掉些就會有落差啦!
所有的動力來自於"腳"
是說墊片嗎?我看自己的車,真的比照片中的車多了好多墊片。

不過要營造出高低差的視覺效果前,還是想知道這樣做好嗎?會有不良影響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