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空 wrote:
忍不住問了一下......(恕刪)
手臂/臀部/腳掌為人與單車互動的三個部位...
要如何調整分配比例...
在不同的騎乘姿勢會有不同...
三個部位的受力...
與踩踏輸出強弱及輕重齒比會有直接關係...
看圖片多少會有拍攝角度差...

坐墊承載區域並不會比一般標準長的坐墊小...
目前吉祥的手把與坐墊位差約在125~135mm...
中管角度77度使用沒有後移的坐管...
我也以同樣或不同樣的坐墊使用有後移坐管或坐管套...
以騎乘均速25~30km/h以上...
我喜歡目前的設定...
立骨盆沒有問題...
上臂的負擔以兩百公里來回來看...
去程一百公里均速30km/h手臂是鬆的...
回程一百公里均速20km/h之手臂會比均速30km/h之手臂負擔重些...
我喜歡比對找差異...
秀一下之前用後移約20mm坐管套及鎖坐弓在坐墊最前端的設定...

複製一下之前在樓上分享的圖片...

與吉祥同樣大小幾何的車架...
裝三鐵計時把使用FSA後移25mm坐管...
以同樣的碳纖維輕量硬板坐墊...
單就以坐墊後移來說...
因為身體重心往後的相對關係...
單就手臂負擔會短暫鬆一點...
不過以騎乘整體的考量...
感覺上以大的中管角度及用沒有後移的坐管...
反而整體上是加分的效果...
lwk2428 wrote:
這種椅子 我想到長途...(恕刪)
先聊一下騎乘者...
會有穿著車褲/沒有穿車褲/有穿內褲/沒有穿內褲...
沒有對錯...
合適就好...
我多數不穿車褲有穿四角貼身內褲及貼身慢跑長褲...
坐墊有軟襯墊有硬板墊款式...
感覺使用硬板墊門檻比較高...
穿著的褲子在承載位置最好不要有合縫線及摺痕...
所謂的無縫褲並非真正無縫有時反而在承載位置有合縫...
臀部與坐墊的配合方式有好多種...
以同樣臀部的位置對應坐墊不同承載位置...
以不同臀部位置對應坐墊同一承載位置...
以不同臀部位置對應坐墊不同承載位置...
以長途騎乘或一般騎乘我的習慣會是...
以不同臀部的位置對應不同坐墊承載位置...
當握上把煞變把...
或握煞變把及下把...
上半身及腳踝的角度改變...
身體前拉或後伸...
所形成的承載搭配位置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