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雲豹公路車友大集合(總計106人)[簽到&分享&提供愛車照]

953 座管下滑...最大受害者.....
第一隻受害THOMSON

第二隻受害FSA

第三隻受害高級白牌螺旋碳纖維

從交車至今, 鎖斷一個鋁座管束, 一個鈦座管束....
小朋友出走.....不是最痛
心裡的受傷.....才是
現在式 (更換雲豹新改良之座管束後,超過380KM 無下滑,專心橋姿式減肥中)

感謝雲豹VINCENT 執行長 & MARTIN & 娟娟姐
我感受到的是雲豹的負責/誠懇 還有對消費者的尊重...
所以"寶豹號" 依舊是我的最愛...繼續無預警的吸我精我的血..(8月份95KG 下降為91KG, 9 月份預計目標86KG)

TOPLIN wrote:
我的座管已經嚴重破相了


原來座管鎖不住, 不只我有這個問題, 我的碳纖座管外層烤漆已被刮掉一層了都可以摸到碳纖布紋了, 我覺得座管似乎要用 27.6mm 的會比較剛好, 因為座管 27.2mm 插入後未鎖前, 搖動座桿的間隙很大 (目測約 0.4mm~0.6mm), 也就是說當座管束鎖緊時, 座管壁與立管是懸空的, 受力點只有座管束那個點而已, 騎乘時再加上我的體重, 就是一直下滑, 幾乎每次騎出去, 都抽車回家, 目前還在想辦法中...
小弟我也是..每騎個幾公里就要下車鎖一下座管束.鎖到FSA座管刮到只剩F一個字.整整把碳纖維座管刮除一層.
感覺好像那一層比原先管徑還小了..

換了新座管束情形也是一樣..還特地去買一條碳纖維止滑膏.一樣沒有用..


..現在車架立管上方鎖管束地方已經鎖到掉漆....還再找方法解決...
不是每個新座管束都OK , 有些需要再加工....
去找雲豹VINCENT 執行長& 娟娟姐 即可解決了...
別再浪費時間找偏方....
何小寶 wrote:
去找雲豹VINCENT 執行長& 娟娟姐 即可解決了


我想一台十幾萬的車, 有這個問題, 當然是要雲豹來解決, 但經過車行詢問雲豹, 雲豹都說沒問題, 但問題就是真實存在, 所以目前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知道會有這種問題, 為什麼要等到座管刮傷才來解決, 這是我不解的地方!!!!
onechen wrote:
我想一台十幾萬的車,...(恕刪)


其實第二代的953都沒有這個問題
而是後來車架的立管收縮管徑之後才有這個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的
雲豹已經在之前的過程中召回了有問題車架的座管束
所以,onechen兄應該可以直接找到雲豹,告訴雲豹你車架的車號(五通下)
讓它知道是那一批 ,再換相對的調整過之後的座管束就可以了
因為很多車友未必會上零一,也不一定會看這一篇
因此,會一直試圖自行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只要找代理商或者雲豹
這個問題應該可以得到合理的解決
看到以上的描述我覺得相當意外,再怎麼說,這是一支光是車架售價就可以買一台摩托車的訂製車架 不是大賣場車,在這種等級的產品上面發生這種問題絕對不是小事.....

這個狀況,很明顯的是車架坐管內徑與坐墊桿外徑的配合尺寸公差出了錯誤,才有可能會出現onechen先生所提到,27.2mm坐墊桿裝下去可以有搖動的間隙

這個坐墊桿會下滑甚至可以搖動的狀況,目前似乎只出現在某特定幾批的雲豹953車架上,我個人的推測是,在不同批次生產的車架上,使用了不同規格厚度的坐管,造成餘隙過大....

我查了一下Reynolds 953的管材規格資料,目前看到的雲豹953車架,在坐管處選用的是直管形式,在規格書上面,可能使用的管子有以下幾支:

編號 外徑 壁厚
SS4000A 28.6 0.5/0.3/0.5
SS4010A 28.6 0.5/0.3/0.5
SS4020A 28.6 0.55/0.35/0.55
SS4070A 28.6 0.6/0.4

如果是SS4070A,28.6外徑,扣掉0.6厚度,坐管內徑為27.4mm,通常車架焊接完後絞孔會再大一點點,這邊絞孔的合理公差大概會是+0/+0.1mm,因此跟27.2mm坐墊桿相比會出現有0.2~0.3mm的餘隙
以最小的座墊桿插入量60mm左右來評估,0.2~0.3mm餘隙是勉強可接受的極大值(在DEDA的說明書裡面建議坐管內徑與座桿的餘隙值是0.05~0.15mm....)

但是如果管材用的不是SS4070A呢?

SS4020A/SS4010A/SS4000A的壁厚只有0.55甚至0.5mm,也就是說餘隙會變成0.3~0.4mm,甚至0.4~0.5mm......
這是相當可怕的餘隙,只更換坐管束來嘗試把坐墊桿鎖緊只會把車架坐管給擠壓成橢圓形,受力狀況會由原本設計的面接觸變成線接觸,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解決之道,應該要把坐墊桿更換成27.4mm甚至27.6mm的尺寸,才是合理的作法.....

我的建議是 有出現這種困擾的車主 請盡快實際量測一下你的車架坐管內徑,如果量出來的尺寸跟27.2mm差很多,不要再浪費時間換坐管束,應該馬上去要求雲豹換尺寸正確的坐墊桿給你,換坐管束只是讓你冒更大的搞壞車架的風險而已!!
sarion wrote:
.....SS4020A/SS4010A/SS4000A的壁厚只有0.55甚至0.5mm,也就是說餘隙會變成0.3~0.4mm,甚至0.4~0.5mm......
這是相當可怕的餘隙,只更換坐管束來嘗試把坐墊桿鎖緊只會把車架坐管給擠壓成橢圓形,受力狀況會由原本設計的面接觸變成線接觸,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解決之道,應該要把坐墊桿更換成27.4mm甚至27.6mm的尺寸,才是合理的作法........
我的建議是 有出現這種困擾的車主 請盡快實際量測一下你的車架坐管內徑,如果量出來的尺寸跟27.2mm差很多,不要再浪費時間換坐管束,應該馬上去要求雲豹換尺寸正確的坐墊桿給你,換坐管束只是讓你冒更大的搞壞車架的風險而已!!


換坐管...?
sarion兄說得真函蓄
一隻7-8萬的車架
把規格27.2mm的管徑作成27.6mm甚至28.0mm..??
那應該要求換車架了吧

之前也因為坐管下滑所苦(去年12月底左右牽的車不知道是第幾代的)
我鎖爆3個鋁管束一個鈦,止滑劑當然是少不了的
原本的carbon坐管也改換成鋁合金的(並在上面劃刻痕,希望增加阻力)
後來有用新板的鈦管束鎖的爆緊後(鎖管束那邊的漆也掉了一圈~~唉)
目前下滑的情況好像是沒了(會說好像,是因為比之前少騎)
但發現坐管下方不時會傳來啪~啪的聲音(尤其過坑洞或上坡)
(有點像五通沒鎖緊時,重踩會傳出的的聲音,但確定不是五通傳來的)
換用鋁的管束就不會有
後來有試過在車架鎖坐管束處及車架坐管底部(插入車架部份)有貼一圈薄薄的膠帶
就有些改善(但只要調整坐管,坐管就要重貼一次)
坐管下滑好像改善了,不過又跑來了異音問題
不知道能不能把坐管焊死~~
這樣就是根絕這些問題了(我是認真的請問)

車好不好騎我無從比較
這是我第一台公路車、鋼管車,也是唯一一台

吸不吸血、吸不吸精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用ct盤加12~27,爬中正爬喘呼呼的肉腳

但要是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但人生能有幾次,可以存到十萬私房錢)
我會想想可樂果畢竟可樂果~尚酥,多花點也是值得


打擊文開始出現了,而且還是現任車主,看來座管束問題一直是雲豹車架最大的痛.....

有沒有官方或正式的說法?不然這問題可能會打消許多人購買的念頭呀~!

難道雲豹方面都沒辦法完全解決這小小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