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經說過了「遊覽車的司機」根本沒反應,如同你一樣屬於後知後覺。
2. 舉例說明是應你們的要求,不是我愛現,我可沒在遊覽車上寫字,你的比喻顯然不當,當然這和國交程度有關,我也不好苛責。
3. 你們出的招我可全接了,我發的功你們可全閃了,只會說不些不實際的話,不敢正面回答。
4. 要放人一馬這是勝利的人說的話,不是只會閃的人該說的話,要放我一馬好歹也要說赢我,不然我會認為你是落荒而逃。
5. 有人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別人一定做不到,因為自己沒本事就反對別人,這種心態是很可悲的。
的確離題了,我反對是因為有人不知道是沒詳細看新聞,還是故意裝作不知道,明明是張聖凱說的話,卻罵記者腦殘。如果懷疑是記者曲解張聖凱的話,也該求證他本人而不是自以為是。
如果你認為張聖凱說的沒道理,應該去找張聖凱本人辯,而不是在版上找幾個人壯膽,說給自己開心,坦白講我不大看得起這種人。
vencern wrote:
1. 已經說過了「遊覽車的司機」根本沒反應,如同你一樣屬於後知後覺。
2. 舉例說明是應你們的要求,不是我愛現,我可沒在遊覽車上寫字,你的比喻顯然不當,當然這和國交程度有關,我也不好苛責。
3. 你們出的招我可全接了,我發的功你們可全閃了,只會說不些不實際的話,不敢正面回答。
4. 要放人一馬這是勝利的人說的話,不是只會閃的人該說的話,要放我一馬好歹也要說赢我,不然我會認為你是落荒而逃。
5. 有人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別人一定做不到,因為自己沒本事就反對別人,這種心態是很可悲的。
的確離題了,我反對是因為有人不知道是沒詳細看新聞,還是故意裝作不知道,明明是張聖凱說的話,卻罵記者腦殘。如果懷疑是記者曲解張聖凱的話,也該求證他本人而不是自以為是。
如果你認為張聖凱說的沒道理,應該去找張聖凱本人辯,而不是在版上找幾個人壯膽,說給自己開心,坦白講我不大看得起這種人。
回應vencern兄的發言, 順便回答樓主:
不知vencern兄騎車多久了?從你之前關於碼表的問題
我大膽猜測您剛進入單車的世界不久, 可能對於單車運動尚未熟悉
之所以這樣猜測, 是因為只有新手才會關心碼表顯示速度的功能
其實真正重要的只有心率 (其實是功率, 但功率計太貴)和回轉速.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穿卡鞋真的有必要嗎?
答案是沒必要!
但若問題換成"想真正進入公路車的世界, 穿卡鞋真的有必要嗎?"
答案就是完全不同了.
公路車是個歷史悠久的運動, 許多的設計, 想法, 都經過千錘百鍊
騎車穿鮮豔緊身的車衣車褲, 上卡踏, 絕對不是為了耍帥, 而是有其必要性
要不是不得已, 我們也不願意一身在大部分人眼中算是奇裝異服的打扮啊!
若是有興趣, 上網或看書, 學著以'正確'的方法來騎公路車
而不是單純河濱車道消遙遊, 或是假日郊外單車踏青
相信只要幾個月, 您的裝備就會和我們一模一樣
到時在回頭看看這一系列的文字, 大概會啞然失笑吧.
意外的發生, 態度與觀念佔決定性的地位
昨天, 高雄柴山摔死了一個騎單車下坡的退休婦人, 她當然沒上卡踏...
您可能會說, 看吧, 就是反應能力不夠快
但我以為, 誤認"騎單車上山下山是個安全, 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從事的活動"這種想法
才是近來單車意外頻傳的原因之一吧!
既然您的運動能力如此的好, 若是因為錯誤的觀念而阻止您上卡踏, 那是您的損失.
最後, 忍不住要酸您一下
騎車時跳車, 並不是真的跳離車子, 頂多是人車分離
人還是以幾乎一樣的速度方向前進
若是下坡急彎時發現失控跳車, 人車已在彎道頂點,
若是速度很快, 除非護欄很高, 不然人多半還是會跟著一起撞向山壁或滾落山谷
所以危險的不是卡踏, 危險的是速度,
危險的是以為下坡比上坡簡單,
危險的是以為人人可以騎單車高速下山的想法.
大家罵記者腦殘不是在罵引用張達人的話好嗎?
原本是一場疑似下坡車速過快釀成的悲劇,
請問通篇報導中,有提到速度嗎?
只因張達人說明卡踏有其危險性,
就把肇事原因歸咎於卡踏,
這種記者還不腦殘,那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來看看校長說的吧(1)
來看看校長說的吧(2)
p.s.戰到後面發現對手竟然不知道在戰什麼,這感覺好奇妙!
摩亞:這就叫對牛彈琴嗎?
我以我才說你們沒膽量,不敢挑戰張達人的話,又不願承認這件事情,只好把矛頭指向記者說記者腦殘,說白了不就是欺善怕惡。
回應kimi98,如果你沒有耳朵也沒有眼睛,當然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反應,我可是都有這兩樣器官,要是有煞車遊覽車的煞車聲很大不會聽不到,要是有閃躲我從後視鏡也看得到,難道你的眼睛和耳朵是裝飾品嗎?要發問請留意你的問題品質,否則我會以為你只有嘴巴有用,剩下的都沒功用了。
另外再奉送一句給一些自以為是的前輩,技術或許和時間有關,但道理卻和時間無關。更何況如果以時間來說的話,那張達人不是比你們更有經驗嗎,你們怎麼不認同他說的話?倚老賣老是要憑本事的,不是憑嘴巴的。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