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講起來如果要最理想的胎壓,要舒適可能還是需要避震,不然遇到人孔蓋或是沒抹平的水泥底也是震的嫑嫑得

單輪42.5,前後輪不就85;以一個75公斤的人家車重差不多,實驗數據當然是參考,不過體感除非全力不然有時連參考都沒什麼依據
小緯0510 wrote:
我如果只有42.5公..可能要35或40會比較保險 (恕刪)


哥好能聊哦,從20到40你都有話講
哈哈哈, 版大又開了一個玄學的問題。 果然各樓的回覆都是精彩絕倫。

我自己給我自己的答案是:
我的車架: 最大胎寬到 28C, 大盤 50/34T, 飛輪 11/34T
車重 : 7.8 公斤 (含卡踏系統)
常騎坡度: 平路 30%, 4~8% 坡度 50%, 8~12% 坡度 15%,
12% 以上坡度: 5%
最大心率: 165 而已 (沒法子, 年紀大了)
體重 : 62 公斤 (哈哈, 體重輕, 沒有輪組側向剛性不夠的疑慮)
FTP : 190 瓦 / 5分鐘峰值功率 230瓦 / 1分鐘峰值功率 280瓦

以同規格輪胎打同樣的胎壓, 23C/25C/28C 的感受差異:
平路 :胎重關係, 28C 慣性最好,高速容易維持, 25C 次之。
4~8% 坡度:距離 3公里, 3瓦/公斤 的推力輸出, 以及同齒比大盤對飛輪
28C 的慣性還是最好, 基本 Hold 的住80 以上的踏頻水準。
8~12%坡度: 距離 1公里, 3.5瓦/公斤 的推力輸出, 以及同齒比的大盤對飛輪
28C 的踏頻只剩 58, 25C 可以在 65, 23C 大概 68.
13% 坡度 :距離 300米, 4瓦/公斤 推力輸出, 以及同齒比的大盤對飛輪
28C 的踏頻 42不到, 25C約53,23C 約55。

以上的距離跟推力輸出, 都是以我個人低微能力下, 不爆心跳, 不積累乳酸的
條件下, 個人的騎乘能力跟經驗。用的是我同一個鋁框爬坡輪組。

所以, 我的爬坡輪組用的是 25C 胎寬, 因為8%以上坡度沒有 28C 扯後腿的感覺,
且下坡比 23C 穩定太多太多了。

目前專騎平路的碳板輪組也是25C胎寬, 但是已經決定下組配碳板的輪胎用 28C
的胎寬。 很難忘記 28C 重量騎平路所增加的慣性。

如果版大屬於大功率輸出型的; 或是大體重; 或是基本不騎8% 以上中距離的坡度,
那 28C 甚至 32C 為優先, 就看你車架的最大胎寬限制。

如果版大是像我一樣喜歡山裡頭亂跑的小功率悠閒騎的方式, 那 25C 是最均衡的
選擇了。
Kavinchang wrote:
哈哈哈, 版大又開了(恕刪)

如果可以的話
希望能順便提供外胎的廠牌和型號
這樣資訊比較完整
感恩

謝謝您提供詳細的比較
先加五分
Kavinchang wrote:
以同規格輪胎打同樣的胎壓, 23C/25C/28C 的感受差異:
平路 :胎重關係, 28C 慣性最好,高速容易維持, 25C 次之。(恕刪)

慣性這玩意的性質,你壓根就搞錯了

慣性大=加速慢、減速慢
慣性越大,加速時需要的能量越大,損耗的能量也越大
慣性越大,減速時需要時間更長,減速時損耗的能量也越大

講白點就是越重的輪子越不容易加速,也越不容易減速
重的輪子因為慣性大,你在加速與維持速度時需要的輸出就更大 (所以速度其實更難維持)
而更輕的輪子因為慣性小,所以在加速與維持速度時需要的輸出就更小

在滑行方面
重的輪子減速慢,是因為相同速度下,重的輪子儲存的能量比較多而已
但這能量不是大風颳來的,是你輸出的
因為慣性大,你需要輸出更多能量,才能把重輪子踩到跟輕輪子一樣的速度
而因為慣性大的關係,滑行時的能量損耗也更大
所以在滑行方面,重的輪子依然是吃虧的

在轉彎時就更吃虧
轉彎需要煞車,重的輪子減速慢所以需要提前煞車
但重的輪子加速又慢,所以過彎後的重新加速就更費力也更費時
我有兩台單車
一台是9.5公斤的彎把碳車(105全套,一般踏板,三管都是鋁合金,座墊一般,練習輪裝23C胎,含隨車工具)

一台是平把公路車 2020 GIANT ESCAPE 1 DISC =10.5公斤(只有前後燈+水壺架,沒隨車工具,出去騎都拚人品,捷安特原廠GX-02輪組35C無內胎)

重量都是用體重機量的

4/5日時用彎把在常上坡的的路上創下路段第二快,個人舊PR是去年10月底也是彎把,
但是4/18用GIANT平把創了個人新PR,快了大概20秒,都是STRAVA上的紀錄,
我個人是沒用車錶,平常也不會特別在意騎完後的成績,只是用手機記錄
這幾天上STRAVA逛逛發現有破PR,再上網看到這篇胎寬的討論,馬上訂了28C一輪份來試試看裝不裝的下彎把車,練習輪內框應該是C15,反正28C裝不下的話ESCAPE也能用。

我騎的路段是3.73公里爬升254M,平均7%,4月份這兩次的騎乘都有盡力騎

如果是長距離爬超過600以上的話,還是覺得彎把踩踏比較輕快,續航力比較強

其實破PR可能有很多的原因,只能一樣一樣分折了,也並不是要說寬胎爬比較快,試試看也沒壞處。
小緯0510 wrote: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順(恕刪)


都是馬牌 GP5000 23C/25C/28C 的感受。
怨念聚合體 wrote:
慣性這玩意的性質,你(恕刪)


哈哈哈!

怨念大大果然是 01 這個版塊, 唯一一個用您個人獨到的語文理解程度,
來認知各車友不同的國文表達方式, 然後再一直堅定用您怨念式的回文,
真是特異到太讓人對您刮目相看 ~~~

Errr ~~~
Kavinchang wrote:
都是馬牌 GP5000(恕刪)

目前為止您的資料最充足
謝謝整理自己的數據並分享出來

我沒有功率計
沒辦法提供出這樣的數據,哈哈

我一般只能放出strava區段
以及均踏頻跟均心跳
我自己同一個路段28/32
均踏頻跟均心跳沒太大的變化
luftbubi wrote:
只要胎壓足夠低速度足(恕刪)

Gravel並不是只要降胎壓這麼簡單,有些路是很多光滑的石頭還有積水,胎皮還是要有排水和抓地力才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