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llings wrote:
他的規格可能還沒定型
以前的確是規格不一, 但是從2019年開始就一統江湖了
貫通軸, 中心鎖, Flat mount
所以很多小車廠從2019才開始推出各式碟煞公路車.
畢竟規格統一了, 不用怕規格不合過季難賣.
選手比賽並不需要經常剎車啊, 下坡都是大力踩哪要整路剎?
選手也不用在意燒框, 反正都是贊助的.
你又不是選手, 重點是你自己要的是什麼.
這幾年討論區一提到: 寬胎, 碟煞, 無內胎
無不被老屁股嗤之以鼻.
曾幾何時, 驚覺這些東西逐漸變成主流, 有的廠商開始連管胎版都不做了.
當然C夾有他的優點, 不會被市場淘汰, 畢竟連V夾吊煞鼓煞都還在大量使用.
時代的潮流很難擋住啊.
老兵不死, 只是逐漸凋零.
水平線 wrote:
C夾輪組選擇較多二手(恕刪)
重量 材質 製程 碳纖堆疊方式 有差
但是假如說 剛性好太多 體感這種東西 不夠科學
https:https://www.roadbike.de/rennrad/testbericht-giant-tcr-advanced-pro-1-modelljahr-2016-1///www.roadbike.de/rennrad/testbericht-giant-tcr-advanced-pro-1-modelljahr-2016-1/
httpshttps://www.roadbike.de/rennrad/testbericht-giant-tcr-advanced-sl-0-modelljahr-2016/://www.roadbike.de/rennrad/testbericht-giant-tcr-advanced-sl-0-modelljahr-2016/

絕大部分廠商 只要是同一車型 剛性幾乎就會在當初規劃的 設定 上下浮動
所以有可能 二級車 剛性高一點 或一級車剛性較高一點
不過通常差異不會太大
一二級車架絕對有差 但是差最多的通常不是剛性
是重量和價格
追求好看的塗裝 心儀的品牌 較低的重量
是預算足夠下 所有喜歡騎車的人的目標
C夾 碟煞也的確各有優缺點
但一二級車架 剛性上絕對不是XX比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