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個人覺得 要買輪組 還是買大公司的

畢竟 他們經過 無數的選手 車子 風阻 比重 等等的測試 才敢量產 拿來賣我們

不過手邊輪 並不是說不好 ..

慣性 跟 爬坡 流暢 風阻 等等 都沒辦法 像 大牌輪組 無數測試 所能 比擬的 ..

個人感覺 ..畢竟 手鞭輪再好 我拿牌子大一點的輪組 .. 出去一騎 爬山 長途 還是有差的

本人兩種輪組都有用過. .. 存心得
目前小弟有兩台公路車 一台爬山專用2008 Cannondale CAAD9配Neutron Ultra, 另一台2007 GIANT OCR C1跑平路配Shimano Dura Ace WH-7850-C50-TU碳纖輪組.
個人覺的Neutron Ultra爬坡超輕快 WH-7850-C50-TU板輪平路超有慣性
可是腿力 心肺 騎乘技巧也很重要 否則就算買十萬塊的輪組還是輸人
如果我再買SHAMAL ULTRA 那爬坡一定會懷念Neutron 平路一定會懷念WH-7850-C50
相對的現在騎公路車 爬坡就想念CAAD9, 平路就想念OCR C1.

就好比單眼相機鏡頭 似乎不可能一鏡 搞定廣角及望遠 人像及風景
四兩刀 wrote:
個人感覺 ..畢竟 手鞭輪再好 我拿牌子大一點的輪組 .. 出去一騎 爬山 長途 還是有差的
...(恕刪)

手編爬坡輪.....是要看怎麼編
用什麼材料編
編對了
大廠的一級爬坡輪未必是對手

本人所使用的 campagnolo 鋁合金一級爬坡輪 neutron ultra
就莫名奇妙地敗給朋友的手編輪手下
讓人吐血的是 其輪框還不是什麼有名的框呢


Bert70022 wrote:
如果我再買SHAMAL ULTRA 那爬坡一定會懷念Neutron ...(恕刪)

誠然
用了 neutron ultra 後,就覺得用跑零分爬坡似乎少了點什麼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hironari_0819
Bert70022 wrote:
目前小弟有兩台公路車...(恕刪)


這個比喻非常恰當
輪組跟鏡頭一樣,不同的地形也有不同的應用....
Bert70022 wrote:
就好比單眼相機鏡頭 似乎不可能一鏡 搞定廣角及望遠 人像及風景...(恕刪)


哇...... 單車 相機雙棲的達人出現了
很深耶
光一句 “一鏡搞定廣角及望遠“ 就知道敗很久

要旅遊鏡就是18-200mm
要風景就12-24mm
要人像就80-200mm
技術好了再精一點
要風景就改 20mm
要人像就改 105mm

不知不覺 就五組輪組入手了
hironari wrote:
手編爬坡輪........(恕刪)


不知道是不是體力上差異..

或許可以 交換 爬坡看看 應該會有不錯的答案 ..

因為 小弟 看過太多手邊輪了 .. 什麼設計 什麼花式 七彩的 螺旋的 ...

很多 .. 不過感覺 我們自己去設計的 可能輕 不過 沒有去考量過 風切 風阻 慣性 施力 吃力等等的問題

你看 MAVIC ..他紅色那一根 整個配重 是跟全部的鋼絲 完全不一樣的 ..新設計的 好像要變兩條紅絲

設計完 還要給專業車手 測試 跟 車隊試用 ..所以小弟= 個人淺見= 不是編一編 ..就有大廠這種效果..

那麼簡單編.. 應該很多人 可以出輪組來賣了 簡單實做..把mavic 那根紅的 換掉 ..在去試看看就知道嚕 保證 整個變調...

還有他們 板度 鋼絲 細 跟 厚 ..博根短 ..寬跟窄 最後測試 效果讚 機器數據好 車隊反應好 才會量產 反正蠻多學問的 ..

Shamal ..還不錯 ..neutron ultra 也ok 不錯財力夠 兩個都買

四兩刀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體力上差...(恕刪)


非體力上的差距
因為測試者都是我,而且都是同一時期的我
甚至用了多天交叉測試的結果所成 ( 非僅同一天 )
所以測試結果不會產生太大的誤差


本人使用過的知名廠輪,如 MAVIC SL 08 ( 老實說這不是什麼好輪組 )、現役為跑零分 ( 鋼性強 ) 與 NEUTRON ULTRA ( 好爬坡 ),現正在測試車店提供試用的 RT 038 ( 剛還不久,初步認定,除剛性與下坡穩定度外,與跑零分性質頗類 )!其他無足道哉的手編輪與廠輪從略。

最近已著手在編類似友人的手編輪 ( 花鼓不同,希望效果一樣,甚至更好 ),也計畫購入 RT 038 ,跑零分與 NEUTRON ULTRA 則視狀況擇一釋出。至於 MAVIC SL 08 只使用了 252.4 公里,早已被我拋售地不知去向 ( 廠輪還是有人會丟出來的,只是我比較願意承認某些事實:自己花大錢買的廠輪,不見得適合自己與符合自己的期待 )。當然,找一些平庸的編輪師傅,用一些不怎麼好的材料,然後用標準化的編輪方式編輪,要力拼一級廠輪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說:

手編輪是要編對的,很多人都是用 DT 1.1 加上 RECORD 或 DURA ACE 花鼓 ( 幾乎是制服了 ),再加上 DT 三抽鋼絲。試問一個體重超越 90 公斤的人,用三抽鋼絲的編輪,如何將輪組功能發揮極致,不壞掉就得偷笑了。所以編輪,一定要親自與編輪者討論,才能編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hironari_0819
我來比喻一下好了
(我是 C 家,請其它家自行轉換為相對應的鏡頭)
原廠成車配的輪組就好比 Kit 鏡 , 18-55 EF-S 之類的
到覺得不夠了 就會開始買比較好的變焦鏡~~ 17-40 , 24-105 , 70-200 之類的 (較好的輪組)
等最後已經很瘋狂時 就會開始買爬坡&平路專用的輪組啦 (Ex : 14/2.8 , 24/1.4 , 50/1.2 , 85/1.2 , 135/2 , 200/1.8) 等等 ~~~
上坡過了最高點,就是一連串爽快的下坡,但是還是會有令人不爽的上坡等著你
hsuchen wrote:
等最後已經很瘋狂時 就會開始買爬坡&平路專用的輪組啦(我...(恕刪)


同意 +1
騎一段時間後
對自己的騎乘屬性有所了解
就會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不是人云亦云地盲從 ( 我起初也是如此 )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hironari_0819
我同意你的看法!
手編輪組目前只能針對需要的情況
搭配可能的適合的零件及張力來達到想要的目的!
絕對不會是最強的輪子!
大廠的輪組一定有經過大量測試,特殊補強的部份及酷炫的造型
但這些往往都只有在一級輪才能夠花的下去
當然衍生的就是價格的高昂!
特殊補強的部份相形之下,可能產生特殊的問題!
超酷的造型,也會產生有維修時間長的狀況
一般非選手的使用者可能手編輪會比較好處理!
如果是選手就不用考慮了就是一級輪!!!!
編輪編到怕!!!@@ http://blog.xuite.net/sunnysoap/99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