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safool wrote:Cinelli NEO Morphe不知道是怎樣我看了這把手的形狀有點不舒服的感覺...(恕刪) 他的外型的確讓人好惡分明,但功能把位的功能還真是不錯!基本上它也是「史上最舒適把型」的變種。安裝這隻把手有些要領,而且它最適合Campy 10S的變把。
史上最舒適把型的特色就是~REACH小,不超過8公分。DROP小,不超過13公分。上把位平順,剛好接到變把上緣,落差也可以減小。下把位連續,這個形狀讓人體工學把相形遜色。上把位扁平,路面彈跳回饋壓力減小。…因為西文名曰Swallow Drop,所以吾稱「小燕把」矣!
01上這種文章多一些的話,可以造福很多車友。無論是老手or新手,皆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說。小弟是公路車的新手,但玩車已三年以上了。接觸公路車之後,發現公路車的調教真的是差一點就差很多了(小弟非選手,只是每次騎乘都100以上)光彎把及變把的調整,我可以玩一個下午,目前小弟的心得是以F牌的小彎把為現役最佳手感調整。看完樓主大大的最舒適的手把調整後,回國之後,必定會試一試的。期待再分享更多的調整技術。感謝哦。
catfox wrote:................................不過下把位我還是覺得不夠順!...(恕刪) 下把位不順暢的原因有~1、上半身伸展不夠,座艙空間太小:通常都是座椅太前面,不是龍頭太短。2、把位與座墊頂面的落差過大:有可能選了太小的車架,頭管上緣高程過低,而且裝了一支一點都不符合人體工學的「人體工學把」。3、把手角度不對,這也是這裡討論的重點。裝把手有學問,座艙設定的學問更大。沒有順暢的下把位,騎公路車是有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