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現在包含碳纖輪在內,要做到1100公克甚至更輕的輪子不在少數
但是,並不是每一組輪子都被使用者稱道
有些編手把剛絲張力拉到很高,造成了剛性的假象
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稍微留意一些就會發現
其實傳動的效率有損耗,也就是騎乘效果並不是那麼好
好的爬坡輪不只在重量上要保持優勢
其實在花鼓設計上也花了很大的功夫
這可能是一般消費者並沒有注意到的
如果用一般市售版的花鼓來編手編輪,如果沒有注意到克服結構剛性的問題
那麼很顯然的會陷入幾種選擇之中,要不就是剛性不足(犧牲剛絲)
要不就是要犧牲重量(多用幾根剛絲)
很多輪組(包括手編輪)都不斷的在偷輕之中
但是在比較嚴格的標準下-----真正能夠讓人滿意的輪子,可能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多
yu-lung wrote:
航翊RT038航翊R...(恕刪)
唉!這篇文章航翊看了是會很高興
但是,打商品打得太明顯了
老徐人是不錯啦
航翊的RT-033已經出來了,如果要輕量化的爬坡輪,似乎又多了一個選擇
之前騎航翊李總的CARBON輻條版本有一個感覺
如果那些碳纖輻條能夠鎖死的話,那麼這個輪子就是台灣版的LW了
傳統手編輪曾經騎過一組讓我驚豔的輪子
編手是南方流浪客兄,配製應該是A牌的平衡框吧
32孔SAPIN的扁鋼絲,應該是二交叉的編法
張力部分沒有拉得很高,但是騎乘過程中結構的剛性相當不錯
當然PMP的花鼓的順暢也有加分的效果
不過我前面指的犧牲重量指的就是這樣的輪子
事實上這樣的輪組一點都不輕(雖然某些部件是偷輕的)
當然擁有者的個人主觀需求沒有任何妥協
但是,我個人的理解部分上,應該並不特定做為爬坡輪來用
(雖然---他裝了一棵29齒的飛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