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公路車無內胎式的車胎,最終會逐漸取代管胎跟有內胎式的車胎,您認為呢?

jimluogh wrote:
沒內胎的高速胎......(恕刪)


我車子前車主就是破一條,換一條要1000多的管胎

口袋不深 ~因為磅數可打到170

所以就是喜歡速度的要求 !

不過我就沒辦法了~考慮到換胎的方便~



最大的問題在於重量.試想.無內胎的框需要完全氣密才能使用.那肯定不能使用剛絲當支撐.如要完全氣密.又要平衡
的話.那肯定要像機車般的用澆模.再配重.到時重量肯定可觀

有一種框叫做刀輪.不曉的是否可以當無內胎框使用?
~阿皓~ wrote:
難難難~~~~
公路車胎壓高~無內胎車胎要是有大一點的洞
應該就難補了
更換內胎還是比較快的~光成本就省下很多了

open胎破大洞一樣是補不了....
換內胎也只是讓一條新的內胎從那個大洞跑出來
然後爆胎
目前要用UST也不是那麼困難
也有廠商出了一罐液體將一般open框用UST胎或一般open胎
就可以用無內胎系統

________________
反正這種東西就是這樣
反對的人永遠有一堆理由反對
贊成的人就是有一堆理由贊成
雅狼 wrote:
最大的問題在於重量....(恕刪)

現在不是有一種雙層的輪圈,應該不會像大大說得不能使用鋼絲,還是雙層輪圈只用在登山車?以現在製造輪胎的技術沒辦法做的輕量又可以打很高的磅數嗎?此外外胎要很快磨損或破一個大洞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不是不可能...不過價錢太貴了....所以難~~~~~~~
框重是一個問題.胎也重更是一個問題.為了打高壓.想當然的胎唇.與胎璧也要加厚.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與公路車的王道.輕量化背道而馳.所以說用在公路車上可能還要有人在發揮巧思.才有可能

雅狼 wrote:
最大的問題在於重量.試想.無內胎的框需要完全氣密才能使用.那肯定不能使用剛絲當支撐.


Campy/Fulcrum 2-way 和 Shimano 7850 SL/6700,也是用鋼絲的無內胎輪組呀!

等較多廠商生產,數量變大價格變低,
自然就越來越多人用了...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小兔
取代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需要時間證明無內胎的價值所在...........

但是以目前的消費方式及產品的市場價值不是很明確的狀況下,我想短時間還是OPEN或者管胎

兩者比較佔大多數..................................

管胎與OPEN胎的優缺點我想不必在01眾多魔人面前再多說

但是遇到破大洞時,管胎確實是無法可以救,但是OPEN胎還是有救急的辦法

可以尋找物品墊在內胎與外胎破洞中間,這樣充氣時能夠預防內胎從破洞處跑出來

當然這是救急的方法回家還是必須換上新的外胎才是

但是管胎只能站在路邊看著天空想著~~~~要叫計程車還是好友開車來救命.....這是我的經驗
我不知道說無內胎又重、又貴的各位,有沒有實際使用過?還是有看過?
我個人使用後的感覺是路感很好,比一般open胎好,這是購買的主因
比open外胎+內胎重?H網頁http://www.roadtubeless.net/en/ 說明比open外胎+內胎輕
但我寧可相信重量差不多,Q感及貼地性都不錯
雖然只能打到127psi,但是外胎材質的關係,胎壓硬度類似170左右
不會蛇咬﹝跟登山車蟒胎一樣﹞
以上是優點
缺點是輪胎太貴﹝1700~2000﹞,框也貴﹝30000~50000,但比不上管胎框﹞,胎難卸下
補胎?我倒覺得比open胎更不容易刺破,真破了也不會馬上掛點,拆下貼上補胎片又可以用了

為什麼不玩open框就好,就是因為喜歡UST的路感
我個人是嫌管胎麻煩,所以不會選擇管胎,而且框更貴
至於取代一說,我覺得說法太過,同樓上大哥說的“多個選擇”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