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您好,剛好你的輪組我都剛上不久,而且都還在測試中MAVIC SL 其實真的算是不錯的登山輪組,輕且剛性不錯~是可以保留的SRAM的S40與S60的也是最近剛上,因為我也是長跑山道,所以選擇這樣的配置平路的話,板輪的慣性維持自然是比較好的主要是山道,S40與S60這樣的配置其實和SL比起來,我個人是覺得稍為比較重一些,但大致上不會差太多~同樣在巴拉卡測試SL均速可以15~16Km/hr而SRAM板輪均速約在13~15Km/hr以上供參考~
allen_roces wrote:平路的話,板輪的慣性維持自然是比較好的 Allen大大不知您配上s40及s60之後在平路上速度是否好維持破風效果如何因為我真的覺得SL在平路逆風的狀況下其實沒有破風效果騎起來真的很累不知SRAM的板輪騎起來是否真的優呢
開板大雖然我知道您這篇要問的是碳纖版輪可是看您文章中寫道,想要平路有良好慣性、爬坡要剛性夠且表現佳、重量不能太重、又要不怕長下坡的煞車,外加預算可以高到4-5萬那您應該直接考慮買一級鋁框了阿,不管是瞎貓還是跑0各各都完全符合您的要求(這就是為什麼一級鋁框滿街跑的原因),譬如10年的瞎貓,重量139X(CAMPY系統,S系統要多+40g)、剛性向來獲得最佳好評、平路與下坡慣性一流、上坡只要時速不要低於15KM,會感覺有人在後面推你一把、鋁框又耐長下坡的煞車價格才3萬多.....還有2 WAY-FIT呢(不用裝內胎,重量又可以減輕)一般不是職業選手的車友,會選擇碳纖框,無非是一、看起來有殺氣 二、覺得跟選手一樣用了碳纖版輪,實力可以增加30% 三、除了爽、還是爽真正好的碳纖框,一組絕對都要5-6萬以上,譬如ZIPP或賴威,但是都是消耗品,比賽時拿出來用就好,平常練習或輕鬆騎也拿來用,真的太浪費了.........
附帶一提不管住南部住北部或是中部台灣從頭到尾都是多山丘、多山陵的地形,就算是大平原都市宜蘭,也是有太平山阿因此台灣車友多半喜歡選擇爬坡性能較佳的輪組(征服山路的快感似乎遠比平路一直騎一直騎來的有趣多了)選組品質好的全功能輪組,會比單純選用輕快爬坡輪(犧牲了平路與下坡的慣性),或是選擇平路慣性很好的輪(但通常比較重而且爬坡一定會重拖)來的更方便、更全功能因為你預算充足全功能輪我個人推薦R1、R0、EURUS、瞎貓、EXCELLENCE、ALEX 7XX(我忘了後面是多少)
我用兩組一組平路 及丘領緩坡用 板輪MAVIC CARBON SL 52MM一組可兼爬坡用全功能輪組 鋁框CAMPAGNOLO ZONDA標準大盤 53----39板輪配 11--23飛輪爬坡輪配 12---27飛輪備一組 12---25飛輪 及 11----28萬用飛輪雖比不上超級輪組 個人覺得還夠用啦
個人推薦s60 +1我有兩組輪組1. R3…剛接手車友的,設定為爬山輪,個人認為還OK2. S60…設定為平路、緩坡用,上周去跑個小活動100K,發現它真的很讚小弟基本上一周騎個2次(各約60K),練習量算是不夠的,但100K時,發現用S60可以省不少體力,最後還能和同隊的車友們(都是每天騎,還稱的上有練習量的那種)同時回終點。所以看個人設定需求,有預算的話,就上S60,免得多繳補習費!!
謝謝上面各位大大的分享我自己的設定是MAVIC SL為爬坡輪複合式板輪為平路及緩坡用uf002253 wrote:S60…上周去跑個小活動100K,發現它真的很讚 好像大家對Sram的S60或S40評價都不錯可否請用過S60或S40的大大們分享一下您的使用心得讓我心中的小惡魔再度做大起來
如劉大師所說,953所配的混組剛性很重要.但預算不足情況下可以考慮reynolds assault.拍賣上都可以找到符合你預算.其過的路感蠻硬的.而且又是用OPEN胎.46mm+1.5公斤左右.應該蠻符合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