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力才是王道?但是.........買了 TCR COMP1 才發現公路車怎麼比登山車快那麼多啊~~~~


瘋狂阿坤 wrote:
腿力才是王道 . 我...(恕刪)



腳力是王道,其實大家都認同,但是大哥你5小時變成3.5小時,還是靠車車幫忙啊

其實不同的車,不同的騎法,有不同的樂趣啦,我騎 P 字最後一 P 冷水坑,領角鶚穿越的那個陡坡時,13 多KG 的車也是不落地硬騎上去,心裏還在偷笑那些推公路車的人。

問題是人家下來推車還是可以在四小時內完成,我用騎的搞了六個多小時才完成,騎到後來其實點沒樂趣了~~~~

平把車伸展身體休閒輕鬆騎,Off-Road 登山車巧克力胎,柏油路面長程或登山其實還是公路車。我的體認是看場合騎最適合的車,可以得到最大的樂趣和成就感啦~~~~

我同事可以跑完全程馬拉松,之前用登山車配巧克力胎和我們騎北海岸,還用小盤拉迴轉速,憑他的超強心肺,還是可以不讓我們等太久,但是這樣做好像綁鉛塊練武功,還兼曬太陽練抗熱不中暑,實在是有點給他失去騎車的樂趣,比較像自虐。

今天不斷的海放他,希望他可以幡然悔悟,下星期買台 COMP2 來尬一下
凡骨 wrote:
腳力才是王道聽起來就...(恕刪)


那些科技,是為了比賽讓選手去獲得優勢取得勝利用的

一般人騎車是為了運動,器材要那麼好,只是減低運動量和浪費金錢而已吧

有人平時去游泳運動會穿鯊魚裝嗎....

當然一般人也是可能去參加比賽,但怎麼看到一堆人連平常休閒騎,器材也是用那麼好,真無法理解

今天用一台爛車,作同樣強度的訓練,耗時間會比用好車多,但難道爛車就不能拿來做高強度的訓練嗎?

時間多,還增加你鍛鍊的時間咧。

用好車還膽顫心驚,一下怕這裡刮到一下怕這裡刮到,也減低自己的運動量,故障又要花一堆錢,有點搞不清楚意義在哪

我不是騎不到好車就嫌葡萄酸,我自己也有一台挺高級的公路車,但那是要突破自己紀錄,或是比賽才拿出來騎,平常是騎一台上公路車卡踏的彎把通勤車作訓練(風櫃嘴可以到35分內),在山坡專門超些騎高級公路車人的車,但有時也會碰壁啦,畢竟也不是騎高級公路車的人都是裝樣子,也是有高手。

當然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也管不著;只是分析一下還挺奇怪的,但人性就是不能用常理來判斷吧。



是啊!每次看到人家的車好,就會忍不住想換車,
但是每次要下手前,又想到我當初騎車的初衷,
只是為了要減肥健身,
那我又何必太在意那個呢?
雖然不錯每次有公路車從身邊刷卡,心中也不是滋味,
更會想我要是也跟你騎同樣的我也不一定會輸你,

雖然自己騎的是七八年的登山車,
但是我想我還是不會換掉他,
除非他真的掛了,
舉個例子
某A剛踏進單車世界買了一台賣場車來騎,當做運動休閒騎的也很快樂但速度一直騎不快,
過段時間後也認識了許多騎高檔車的車友在許多車友的勸敗之下買了台三萬多的公路車來騎
才感覺到原來單車可以騎的這麼快這麼輕鬆

這個小故事中想表達的是,如果一開始騎的車沒那麼的好人騎了一段時間體能上升了,換了
更好的單車就會覺得怎麼差這麼多,有騎過低階車種才能深刻的感受到不同等級的車子到
底差別太那,也能知道為什麼單車售價從幾千元到幾萬甚至十多萬的原因了

如一開始就是騎著十幾萬的單車的人對車子的好壞零件的等級差別的感受上就不如騎過低階
在換中階或高階車的人的感受了

好車壞車都是個人主觀的看法,這是不便去說對錯的,買了車就是要好好的去享受騎車的樂趣才對

PS 口袋的深淺決定車子的等級,騎車的樂趣決定於個人的心態與想法
sd5sd6 wrote:
那些科技,是為了比賽...(恕刪)

你這樣講是沒錯, 但是也有不成立的時候
並不是每個人家裡附近都有數不盡的路線可以騎
騎台破爛車, 就只能在家方圓30KM裡面騎而已, 騎單日路程超過100km的機率很低
如果是要騎來回100km以上的路線, 或者總爬升超過2000m的路線, 當然車子是越高級越好啊
說實在的 公路車爬坡哪來像小折及登山車的超輕齒比可以用

腳力不好確實不要應上公路車 爬坡真的很硬....只有快 沒有再輕鬆騎的

各有好處 平路慣性登山車當然不能比...
sd5sd6 wrote:
我不是騎不到好車就嫌葡萄酸,我自己也有一台挺高級的公路車,但那是要突破自己紀錄,或是比賽才拿出來騎...(恕刪)

哥哥
其實聽你的意思
你不也認同~腳力不是王道嗎?
不然你又何須藏一台高檔車
等到要上戰場才動用它
終究你還是使用金錢來打造自己的更佳成績
而不是自始至終都是靠你的腳力不是嗎?

金錢其實沒甚麼不對阿
能用錢解決問題
或是能用錢增加分數成績
這是最方便直接的方法不是嗎

很多人都在說腳力才是王道
言下之意再好的器材也沒用
其實這碼事要分兩邊討論
不可以混為一談才對吧
體力歸體力
器材歸器材
有好體力加上好器材則如虎添翼
拆開則一邊是虎一邊是鷹
各自發展

所以囉
小弟以為
體力也要訓練
器材也要講究
只有一種則難成大器
你說是嗎?~~~~



grassinsnowcat wrote:
說實在的 公路車爬坡...(恕刪)

+1
以CT盤來說, 60~70rpm就會騎到9~12km/hr了
我就不信每個人都是勇腳, 10%以上的坡還能騎到這種速度
對於一般人而言, 公路車只適合騎8%以下的坡度, 不然就不是運動, 而是用超低迴轉速在自虐了

三盤公路車改32t飛輪會不會很墮落? 不改的話, 五指山那段4km 11%的坡一直沒敢去騎勒
短短4km, 環法坡度計算就達150, 可怕的一級坡
grassinsnowcat wrote:
說實在的 公路車爬坡...(恕刪)


算有吧...
CT盤的公路車配上 sram apex 後變+飛輪(11-32T)
接近 1:1的齒比還騎不動 那就不能怪車子了

除了齒比 彎把公路車確實在爬坡更有優勢
否則我也不會跟樓主一樣狠心把將近10萬的重度改裝平把城市車給淘汰掉

每個人騎車都有他的初衷
如果永遠停在初衷 當然沒有換車的必要
我不會想回到初衷 因為現在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meridian wrote:
+1以CT盤來說, ...(恕刪)


去年暑假經過下圖中央的產業道路



用三盤式公路車的小盤+登山車飛輪32T
沒有上卡重裝(車+裝 25kg)免強可以採上去
大推 改32T飛輪
這20%的坡蠻有意思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