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0.8XX的公式不要太相信他
1.就算跨高相同~大小腿比例不同~設定也會不同
2.就算比例相同~還有鞋底板~鞋底厚度~乃至於踩踏腳踝角度的習慣問題
3.網站的建議數據不是聖經~但是他也只敢丟一個落差高達兩公的數據讓人參考~可見本來就不是絕對


之前有人提問過座艙設定為何是從椅子尖端量起~而不是從甜蜜點或是從座椅中心量起
坐墊長度大多是在27~28公分~但是也有像ARIONE這樣30公分的設計
各廠的甜蜜點設計位置也各自不同~
所以從椅子尖端量起~~不是最好~~也不是聖經~~但是至少是種統一的量法

所以要不要延坐管量~~也不是絕對
前後統一就好
也沒有認為14.5 cm (單車俱樂部雜誌)是錯的量法
所以才說~如果要參考Competitive Cyclist 建議的設定
建議採用她的量法

最後
不知道Competitive Cyclist 這樣量的邏輯和立論
不知單車俱樂部是不是有提

不過我是認為我和S兄的看法沒啥歧異啦
反正都是要騎乘然後微調~
只要前後的量法一致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hirosue1017 wrote:
同意0.8XX的公式...(恕刪)
其實,只要不是買到太詭異的車架,要怎麼量都可以啦
補充~~

有一理論是SADDLE SETBACK變動時~坐墊高也要跟著微調才能讓腳踩踏的伸展程度一樣

然後SADDLE SETBACK的設定不同時會有不同的踩踏效果~~我自己是認為這數據也不是死的

所以或許S大的意思~~是設定坐墊高度時也要考慮SADDLE SETBACK

那麼~~我也是持這樣的論調的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我有沒再算那種東西說

坐在座墊上
雙腳腳尖碰著地就OK了=..=
hirosue1017 wrote:
補充~~有一理論是S...(恕刪)
其實我當時沒有想這麼多耶

不過我也覺得當座墊往前調時高度要稍微提高
不過實務上是不用動到座管的
因為座墊的座弓是有點斜的,當你往前推,也就自然稍微提高了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